车辆停放有序了,路边堆积的垃圾不见了、破损的路面被修复了,点滴变化见证城市不断走向文明的历程,细微之处反映
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我市社区经过微改造, 不仅让居民在家门口看到环境新变化,也感受到了文明新提升,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9月11日清晨,在利通区星河锦城小区内,一身火红舞蹈服将65岁的退休职工冯立志衬托的很精神。老人画着得体的妆容,手握红绸,和队友们热情地打招呼。随着欢快的音乐声响起,冯立志和舞伴们翩翩起舞,笑容洋溢在脸上。她说:“自从我们小区修建了广场后,姐妹们就有了练舞场。大家跳起舞来也格外的开心。”
锻炼结束后,冯立志和大家陆续走进德润亭。大家被宣传栏里的人物故事所吸引,边看边用手机拍摄。围绕这座凉亭的改造,发生了一段故事。该小区的这所凉亭周围绿树成荫,环境宜人。久而久之,这里成了小区居民的集中活动场所。
从三言两语到酣聊半天,渐渐地居民觉得不过瘾,就将家里的凳子也搬来了,大家在这里聊天、打牌。天气暖和的时候,清晨就有人来这里锻炼身体。晚上,就有人来纳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凉亭逐渐破败。去那里的居民越来越少。在小区改造中,金星镇富平社区书记杜立梅和物业公司多方沟通后,修缮了破旧凉亭,在显著位置安装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板,将凉亭打造为新的精神文明建设宣传阵地。“我们社区改造的凉亭,地方小,作用却很大。”杜立梅说。凉亭改造完成后,成为社区小朋友放学后绘画书写的“阅读亭”、成为民族团结宣传的“故事亭”、更成为邻里之间拉近距离的“暖心亭”。
从居民关心的身边小事入手,以“绣花功夫”推进社区微改造。润德亭的改造只是该社区“微改造”中的一件。为了能给小区居民打造干净、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该社区重新选聘了物业公司,以硬件改造,软件提升,迅速制定了整改措施,清理小区乱堆乱放、毁绿种菜等现象,对小区内部闲置空地、排水管道进行升级改造,将裸露土地进行硬化处理,更换楼栋小区破损灯,截止目前平整硬化维修路面5万平米,重新划分停车位、非机动停车位400余个,先后粉刷154个单元墙面,5个地下车库,更换路灯、楼道灯160个,新增垃圾桶110个,维修下水管道12个,同时物业公司重新配备了安保人员10名,使得小区环境焕然一新。
杜立梅说,今年以来,富平社区积极推行“红色物业”管理模式,成立以党支部+网格员+业委会管理模式,积极引进新的物业公司,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业主广泛参与小区的管理服务活动,形成小区管理与物业服务良性互动,先后开展“我的家园我做主--征求意见会”“创城,我们一起”等活动20余场次,不断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奉献”良好氛围。
9月12日,天气晴好,利通区燃料小区居民何春兰一大早就去赶早市。和以往不同,她不用再绕路而行。她高兴地说:“我们小区改造的时候,施工队不但把居民的10间小煤房全部拆掉,而且把相邻两个小区的墙拆了,彻底打通了通道,以后小区再也不需要绕道走了。”
今年该小区进行了全面改造,主要包括上下水、暖气管道铺设、墙体保温和绿化亮化工程。“没想到政府一揽子解决老旧小区老大难问题,小区环境变美了,大家居住的心情也更好了。”
当天上午,利通区金花园小区居民王亚荣和几个邻居在院子里遛弯儿,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她说:“在这个小区住了这么多年,就今年气最顺,小区里的路面重新规划了,私家车乱停乱放的没有了,就连自行车也有了专门的车道。大家都讲规矩,出行越来越文明,不再为车辆堵路的事情烦心。小区环境这么好,群众心里高兴,感谢党和政府。”
停车难、停车乱是不少老旧小区的“通病”,利通区牡丹苑小区虽然是个老小区,但秩序井然的停车为小区加分不少。居民马自海说:“ 我们社区经过整治后,自行车位也画好了,停车位也画好了,我们出行更方便了,更安全了。以前自己只能到外面散步,现在小区里面就能遛弯。”
小区内车辆的有序停放,也让利通区星河锦城小区的保安秦金松了口气。他高兴地说:“以前,小区内的车辆停放标识划分不清,经常有居民将车辆乱停乱放,影响了其他人的出行。为此,我们可没少烦心。有时候,车主没有预留联系电话,我们只能拨打12345查找车主。遇到讲理的车主,还能够及时开走。个别车主不但不开走,还表示,自己是业主,想怎么停放就怎么停放。如今,车辆停放有序,大家出行方便、快捷、文明,我们的工作也越来越顺心。”
利通区现有老旧小区248个,涉及住户31090户,总建筑面积282.9万平米。2016年以来,利通区争取国家关于推进城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资金,计划投资8.7亿元,分三年对全区248个老旧小区进行维修改造。2020年,计划投资1.4亿元,重点对金星镇、胜利镇、金积镇33个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改造,共涉及120栋住宅楼,建筑面积38.2万平米,住户4737户。目前,33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全部开工,累计完成投资7541万元,拆除了金星镇、胜利镇、金积镇部分老旧小区院内废旧且存在安全隐患的小煤房、小杂房、库房等共计3769平方米,在部分小区新增了电动车充电桩、简易人行通道门禁,增配微型消防站、室外地下式消火栓,对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提质升级,预计9月底全面完成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工行文明小区属商住混合型小区,建成于1995年,总建筑面积24000㎡,小区住宅楼8栋,34个单元,现有住户420户。今年计划投资1100万元集中力量解决工行文明小区现存的小区道路破损、水、电、暖设施老化以及楼体改造等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目前,已完成排水管网安装90%,电力、供暖、供水改造65%,路面铺装、停车位规划以及其他改造内容正在稳步推进中。(记者 丁宝萍 张丽坤)
相关推荐
-
2020/09/17
-
2020/09/17
-
2020/09/17
-
2020/09/17
-
2020/09/17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