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看吴忠app

微信

吴忠官方微信

微博

吴忠官方微博

位置:首页 >推荐
弘扬英雄精神 汇聚磅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吴忠市引起强烈反响

10月23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回顾总结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阐述了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价值,宣示了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统一、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立场和决心,在我市退伍军人中引起强烈反响。

当天上午的大会盛况,让家住金花园社区的杨友德激动不已,93岁高龄的杨友德是抗美援朝老兵,再谈起那场气壮山河的抗美援朝战争,他依然豪情满怀。

1950年10月19日,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没想太多,收拾好行装就出发了。”杨友德说,“大家心里只有一个信念:保家卫国!”

杨友德是一名志愿军汽车兵,负责运输部队的生活物资。“当时志愿军没有制空权,我们只能白天隐蔽起来,晚上才运输物资。每隔2.5里地就有我们的观察哨,只要听到机枪声,证明美军的飞机来了。”杨友德回忆说,那时候志愿军还编了顺口溜,说是“空中点灯、地上撒钉、路上炸坑、专打汽车兵。” 

“有战争就有伤亡”杨友德给我们讲起了一段最悲痛的战场经历。“我的战友就牺牲在我的眼前。”杨友德陷入深深的回忆,当时,我们负责给前线运送一批给养,车行进在一个夹谷里边。没多大工夫,就听到机枪扫射的声音,美军的飞机来了。“我开着车赶紧往山边靠,敌机俯冲扫射,打中了我车的前叶子板,我们赶紧跳下车。”杨友德回忆说,还没等我们缓过神,炸弹紧跟着落了下来,战友尹金良一捂肚子,就倒在了血泊中。

临行时,杨友德说:“希望年轻一代能继续弘扬英雄精神,在各个岗位上都顽强奋斗、争做先锋。”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嘹亮的军歌,曾激励百万英雄儿女豪迈开赴保家卫国战场,他们用血肉之躯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直到今天,从血雨腥风中走过来的老战士们,依然保留着敢打必胜的铮铮铁骨,激荡着保家卫国的忠魂。在裕西社区抗美援朝老兵朱学权家中,88岁的他精神烁朗,曾任志愿军40军120师359团团部参谋,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老人非常激动:“在每次的残酷战斗中,志愿军在每一个阵地上都与敌人展开反复争夺,也将每一块阵地都变成了美军士兵的坟墓。” 1958年,朱学权以“支宁人”的身份扎根这片热土,他奉献智慧,挥洒汗水,无怨无悔地投身到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朱学权说:“收看了的纪念大会,感到祖国日益强大, 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一样,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 

1973年退役的孙彦民是金花园社区的热心肠。抗美援朝战争打响,那时候他6岁,看着父亲踊跃报名参军支援前线,让他从小就有了长大当兵的梦想。1964年,孙彦民如愿以偿。他在观看了大会直播后激动地说:“我作为退役军人,要铭记历史、崇尚英雄,做到退役不褪色,以军人的要求践行使命,为吴忠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79岁的退役军人肖术华一大早便守候在电视机前,收看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他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不仅奏响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之歌,而且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我要发挥好退役军人的余热,为社区做着力所能及的事。”

英雄不朽,精神长存。两年零9个月的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我们不会忘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为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贡献力量。(记者 谷刚 丁涛)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无评论

请先登录

取消
确定

最小化

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