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建后的新宁河(清宁河)水清岸绿提升了城市“颜值”(摄于8月18日)。马淑玲蔡宁曦摄
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金花园社区工作人员为退役军人(右)办理业务(摄于9月22日)。近年来,金花园社区实施“党建+创建”工程,形成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良好机制,构建了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氛围。 马淑玲摄
6月8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视察。8日,习近平先后来到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黄河吴忠市城区段、利通区金星镇金花园社区,了解推进脱贫攻坚、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等情况。这“一村、一河、一社区”,每个考察点都寄托着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深情牵挂,深深彰显了总书记的为民情怀。
我市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为宁夏发展指明的前进方向、描绘的宏伟蓝图、开启的崭新篇章,直面挑战、奋力突围,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实现经济发展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在转型发展、跨越赶超中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决战脱贫攻坚“收官战”翻越贫困最后“六盘山”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脱贫攻坚工作,在红寺堡区弘德村了解脱贫攻坚情况,并作出重要指示,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全市上下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以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为核心,聚焦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更加突出精准施策,全面推进“四查四补”、动态监测、问题整改、挂牌督战和脱贫普查等重点工作,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翻越最后的“六盘山”奠定坚实基础。
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村民刘克瑞家依靠党的好政策养殖肉牛,儿子和儿媳在附近的扶贫车间打工。刘克瑞说:“今年,我们一家又贷款5万元,加上2万元的积蓄,入股了村里的合作社。以后,我还想扩大养殖规模。”
漫步弘德村,一栋栋移民新居鳞次栉比,一条条巷道干净整齐,一户户群众喜笑颜开。作为“十二五”生态移民村,如今的弘德村社区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建成村级小学、幼儿园、卫生院各1所,建成党群活动室、民生服务室、文化活动室等,村庄道路全部硬化,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进村入户,商业网点、公交车等便民设施齐备。今年8月,红寺堡区千方百计筹措资金1000万元,保障农村改厕项目顺利开展,弘德村也被列在其中。
村民用上了水冲厕所,既方便又卫生。弘德村村民王银强高兴地说:“感谢政府的好政策,我们既不出钱也不出工就用上了水冲厕所,现在的日子和过去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发展是脱贫致富的总办法。在市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及各方面的支持帮助下,弘德村因地制宜,立足自身禀赋,发展务工经济,搞好特色产业,解开了一个个脱贫死结,补齐了一块块发展短板,脱贫攻坚按下“快进键”。
2014年至2019年,历经6年脱贫攻坚,弘德村建档立卡人口由1036户4497人下降至目前的20户50人,贫困发生率由69.8%下降至0.7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800元增长至8435元。
弘德村焕发出勃勃生机,全村人都动了起来,大家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弘德村党支部书记任军说:“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村民以入股形式加入合作社,12万元1股,村民少的有1股,多的有5股,每年预计每户分红2万元至3万元。除此之外,村里还引进公司开办扶贫车间,解决老年劳动力,吸纳建档立卡户就近打工,让大家足不出村就能挣到钱。”
走上脱贫路,弘德村今昔两重天。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最深情的牵挂。
脱贫攻坚以来,弘德村的日子一年一个样,刘克瑞和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刘克瑞一家和弘德村的沧桑巨变正是大时代的一个缩影。
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当前,全市上下正以冲刺姿态,发起脱贫攻坚最后总攻。
当好排头兵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九曲黄河,大国血脉,千秋大计,一往情深。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吴忠滨河大道古城湾砌护段察看黄河生态治理保护状况,告诫我们要有大局观念和责任担当,更加珍惜黄河,精心呵护黄河。
我市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在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找准吴忠定位,努力作出吴忠贡献,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近期,吴忠市水务局总工程师马学林和同事一起组织编制《宁夏吴忠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报告》以及《吴忠市“十四五”发展规划》,同时,对接2020年中国科学院留学人员联谊会“一带一路”科技论坛相关事宜,解决吴忠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水利科技需求。马学林说:“吴忠市要加快构建黄河大保护、大治理新格局,坚决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全力抓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要坚决担起时代重任,当好排头兵,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最近,吴忠市文化旅游局副局长李海龙和同事对黄河金岸乡村旅游带进行了充分调研。他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推动文化旅游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文化、历史内涵更好地造福一方。
李海龙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提出的建设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吴忠市要在挖掘黄河文化底蕴、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上下功夫,打造黄河金岸黄河文化旅游带。重点结合‘十四五’规划,特别是黄河文化主题公园、国家长城文化公园、国家长征文化公园等谋划,争取打造世界灌溉工程文化遗产公园和吴忠骑行运动公园。”
近日,经常来往于吴忠市区友谊路的市民会发现,道路两旁竖起了围挡,现场机器轰鸣,施工正酣。据悉,友谊路排水管网改造是我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工程的一个子项目,市区计划年内完成25条11.8公里排水管网改造,项目建成后,市区将基本实现污水处理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对保障黄河安澜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宋玉珍说:“今年以来,我们先后实施了城市防洪工程、再生水利用工程、海绵城市改造工程,以及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启动编制了《吴忠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和《吴忠市再生水利用专项规划》,城市水环境稳步改善,入黄水质稳定达标。‘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坚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以节约用水扩大发展空间,全面推进城市污水处理、水资源循环利用建设发展,努力争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排头兵。”
当前,我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在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坚决担起时代重任,当好排头兵。
打造民族团结靓丽名片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去年,利通区金花园社区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为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欣然题词“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金花园社区是宁夏各民族和谐聚居的生动缩影。
10月30日,金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张丽萍细细回味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嘱托,她说,正是因为有社区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各类组织的共驻共建和党员群众的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才更有温度,居民生活才更幸福。
组织链条延伸到小区,让党的旗帜飘起来。金花园社区从优化组织设置、选好网格支部书记、壮大楼栋“红管家”入手,社区党总支升格为党委,把4个规模小区、3个散居楼院和580个商户划分为10个网格,组建4个网格党支部和12个楼栋党小组,择优推选12名有能力、有热情的党员担任网格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积极发动110名党员担任小区楼道“红管家”,把党组织覆盖到每一个网格、党员下沉到每一个楼栋,让社区治理有了“主心骨”,居民群众有了“贴心人”。
邻里守望凝聚到小区,让各族群众亲起来。社区不断丰富“民族团结月”活动载体,连续16年举办“百家宴”、团拜会、文化惠民等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翘首以盼的社区邻居节,拉近了邻里关系,增加了邻里感情,也凝聚了共建幸福美好家园的强大合力。同住一个单元的何艳玲和李巧云亲如姐妹,李巧云出远门时总会把家门钥匙交给何艳玲,每逢节日,何艳玲总会把自己做的油香和馓子送给李巧云;老党员孙彦民在自身也不富裕的情况下,拿出1000元帮助病重的杨德军战病魔……
全市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行胜于言芬芳兰花绽放全城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利通区金花园社区视察,王兰花代表兰花热心小组,向总书记汇报了志愿服务情况,总书记听了十分高兴,并为社区志愿者点赞。
秉承“靠近我、温暖你”的理念,15年来,兰花热心小组致力于帮困扶贫,积极动员志愿者、爱心慈善人士,募集爱心慈善资金近98万元,争取社区公益创投等项目20多个,先后帮扶1449人次,为居民解决生活中各类大小事情7000多件;致力于化解民事纠纷,坚持接待群众热心、调查了解细心、教育疏导有诚心、调解纠纷有耐心、处理问题有公心的“五心服务”理念,调解各类民事纠纷案件600起。志愿服务组织发展以燎原之势,从一个社区走向全市,志愿者也从最初的7人发展到如今的6万多人。
“正是因为我们始终不渝的坚守和执著,才有了今天的兰花芬芳、行胜于言。”10月30日,王兰花在全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场观摩推进会作交流发言时说:“‘行胜于言’是总书记对我们的褒奖和点赞,更是我们继续前进的不竭动力。”
听,“兰花芬芳绽放全城、大爱温暖新时代”的主旋律正在唱响吴忠大地。(记者 马淑玲 贾丽)
相关推荐
-
2020/10/29
-
2020/10/29
-
2020/10/30
-
2020/10/30
-
2020/10/30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