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盐同红集中连片区的13个乡镇、167个行政村因地处偏远,普遍存在群众出行、务工、看病和上学不便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市坚持连片区区域一体化发展思路,集中全市资源力量,积极培育发展富民产业,全力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弱项,着力在精准、稳定、可持续上下功夫,走出了一条盐同红集中连片区脱贫富民的路子。
然而,教育扶贫在其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连片区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强民生福祉,进一步扩大教育帮扶普及度,让贫困地区的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前不久,在同心县职业技术学校的辍学劝返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烹饪班,不愿返回学校就读的16岁学生王蕊正跟着老师学习烹饪技术。该校开设劝返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班,接收辍学在家、不愿返校的中学生,让他们提前接受技术教育。
2018年,同心县高标准通过国家评估,被认定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该县全面压实“双线”“七长”责任制,持续开展“千名教师进万家”大走访、大劝学活动,建立文化户口档案,摸清全县人口受教育状况,持续巩固辍学学生清零成果,顺利完成国家扶贫考核及自治区三方验收、扶贫普查。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为克服疫情影响,盐池县全面开展脱贫攻坚“四查四补”工作,排查解决影响义务教育保障脱贫的问题,巩固控辍保学工作,坚决杜绝因“疫”辍学。该县积极协调电信、移动等网络运营商,采取宽带入户、宽带升级、送流量等方式为学生在线学习提供保障。同时,由学校通过给特困学生租借电视、电脑,协调民政部门送手机等方式为无法通过“空中课堂”学习的贫困学生解决了实际困难。这一件件事例都是盐同红集中连片区教育扶贫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控辍保学工作,对2373名疑似辍学学生进行全面劝返,实现了全部清零目标。
城乡教育资源相对不均衡、农村师资力量不完备等情况,制约着乡村学校的发展。为了破解这一难题,红寺堡区率先在全区建设“互联网+教育”平台,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今年上半年,在自治区教研室和吴忠市教研室搭建的“吴忠市第七教研共同体线上中考研讨会”的平台上,吴忠三中黎明校区、吴忠三中南湖校区、红寺堡三中等学校的九年级各科目教师们一起开展了研讨交流。“在研讨交流中,教师们可以看到彼此之间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不仅能够相互学习,还可以相互促进,这样可以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上课体验,让孩子学习到更多、更新鲜的知识。”该校化学老师杨亚宗说。
自启动实施盐同红集中连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富民攻坚工程以来,我市建立了连片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覆盖结对帮扶机制,组建市县两级中小学教育联合体18个,先后选派优秀骨干教师108人到连片区支教帮扶,定期开展送教下乡、研讨观摩、联片教研、“在线课堂”等活动,举办专题培训会200余场、送课4000多节、学科教学专题研究活动676场(次),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记者 贾丽)
相关推荐
-
2020/10/29
-
2020/10/29
-
2020/10/29
-
2020/10/31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