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看吴忠app

微信

吴忠官方微信

微博

吴忠官方微博

位置:首页 >推荐
盐池农民的节水致富经

新华社记者 靳赫  

今年70岁的吴忠市盐池县冯记沟乡马儿庄村村民牛幸种了50多年地,这几年他才知道,原来种地可以既省水省力,又高产高效。  

“我们这里水金贵,以前家里的30多亩地因为缺水,有一半长期撂荒。”牛幸说,村里一年下不了几场雨,灌溉用水又紧张,这让种地成了一件效益低下的活儿,村里人常常辛苦劳作一年,玉米亩产量也很少能上1000斤。  

转机发生在2018年。那一年,马儿庄村统一为全村耕地铺设滴灌设施。铺到牛幸家时,牛幸犹豫了,他问村干部:以前大水漫灌庄稼都长不好,滴灌用那么点水能顶什么事?村干部告诉他,要相信科学。  

果然,改用滴灌后,牛幸家的玉米获得了大丰收,今年亩产量更是超过1500斤。据马儿庄村村委会主任关尚锋介绍,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后,全村农业用水不足的问题大大缓解,灌溉面积由以前的4000多亩增加到1万亩左右。这两年,牛幸也将先前撂荒的土地种上了庄稼。  

马儿庄村是盐池县近年来节水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为破解“水瓶颈”,近年来,盐池县持续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如今,全县节水灌溉面积达46万亩,占全县灌溉总面积的98%以上。  

有了水的滋养,近些年,高效益的特色农业也在盐池县快速发展。目前,盐池县黄花菜、中药材等高效益作物种植面积已达26.6万亩,当地还建成了7.2万亩的高效节水优质牧草基地,为当地养殖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隆冬时节,地处西北地区的宁夏寒意日深,在盐池县花马池镇四墩子村建档立卡户陈建福的大棚里,果树却开出了花。“我这桃子、李子3月到5月上市,1斤能卖二三十元,今年果子头一年成熟,就卖了7万多元。”陈建福说。  

其实,很早之前,陈建福便有发展高效农业的念头,无奈村里灌溉用水十分缺乏,他的计划也一直无法实现。近些年随着水利设施建设推进和节水技术的推广,村里不再缺水,他贷款搭起了大棚,种植果树和蔬菜,还搞起了农家乐,年均纯收入超过10万元。  

“节水让我家日子翻了身,现在我更要把水用好。”陈建福指着地上的一条条滴灌带说,近期他在大棚里装上了水肥一体化和物联网设备,不但可以通过手机精准控制水肥用量,还大大节省了人力,预计种植效益还会继续提高。

责编:李娜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无评论

请先登录

取消
确定

最小化

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