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落实“三个减少”
(一)减少人口流动
坚持非必要不出外、不出境,加强人口流入和流出控制,对在外地的宁夏人员要主动联系、做好工作,引导他们尽量留在当地;对在宁夏的外地人员,要通过沟通感情、稳定生产增加工资、温暖关怀等方式,让他们安心在宁夏过节。
(二)减少聚集活动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原则上不举办大型会议、大型培训、大型演出、大型年会各级党委和政府春节慰问、团拜走访等一律取消,确需举办的聚集活动要严格审批,严格控制规模人数,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积极倡导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暂停宗教活动场所聚集性活动。
(三)减少相互走动
引导群众减少走亲访友社交活动、家庭聚餐、相互接触。
做到抓早、抓紧、抓实
抓早: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抓紧:把减少人口流动、减少聚集活动、减少相互走动的要求落实下去
抓实:继续抓好社区、厂区、校区、园区“四区”和农贸市场、大型商场、文化广场、宗教活动场所四场防控
二、提高“四个能力”
(1)提高核酸检测能力、提高流调溯源能力、提高医疗救治能力、提高社会保障能力。
(2)进一步完善"村报告、乡采样、县检测"工作机制。
(3)坚持“四个实行”“四个集中”救治措施,医学隔离观察人员在当地隔离场所集中隔离观察,疑似病例在市、县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确诊病例在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集中治疗。
(4)扎实做好蔬菜粮油、肉蛋食品等市场供应,着力保障用电、用水、用气、用暖,加强市场稳控、安全生产等工作,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三、做到“五个加强”
高度关注农村疫情防控,做到:加强防疫知识普及、加强人口信息报告、加强居民健康监测、加强宗教场所管理、加强疫情防控责任。
四、策略上注重“三防”
(一)关键是外防输入
(1)按照航空运输、口岸检疫、目的地送达、社区防控"四个闭环"的要求,坚持启程前、行程中、终程后三个重点环节全链条、无缝隙管理,做到提前知、提前控,全程知、全程控,落地知、落地控。
(2)对第一入境点解除隔离后入宁人员严格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落实2次核酸检测措施。
(3)对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入宁人员严格查验3天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实施7天居家监测和2次核酸检测措施。
(4)对区外通报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以及密切接触者严格落实14天集中医学隔离观察措施。
(5)对境外和中高风险地区的货物、商品、包裹、邮件、车辆、货柜、集装箱,以及冷链食品加工和交易场所等重点场所和从业人员,加大监测力度,做好样本采集、核酸检测等工作,不漏一人、不漏一物。
(二)重点是内防感染
对来宁人员要全面掌握、逐人登记、逐级上报,并分类精准管控;对来自境外和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要及时讲清楚防控政策,要求他们不外出、不聚会、不串门。
(三)根本是严防扩散
(1)围点控源、切断渠道、加强预防,坚决防止点上的风险扩散到面上,坚决防止出现家庭、社区、村庄传染传播
(2)今日起,各级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各工作组、工作专班要全面行动起来、运转起来
(3)尽快组建核酸检测、流调溯源、地区协防、交通管控、隔离管理五个具体工作专班,全面展开工作。
(4)有病例的及时报告病例,有情况的及时报告情况,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决不能迟报漏报瞒报假报。
全区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怎么做
一、强化监测预警,落实“早发现、早报告”要求。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全部发热患者必须进行核酸检测和血常规检查,核酸检测由辖区内具备检测能力的综合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
二、乡镇政府、村委会要组织人员开展全面摸排,做好农贸市场工作人员、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和乡村医生、春节返乡人员 (特别是从事进口冷链食品相关工作和边境地区返乡人员)、外来人员、来自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入境人员等重点人群的信息登记、严格落实村(社区)网格化管理、和日常健康监测工作,督促落实个人防护措施。
三、要管好重点场所。乡镇政府、村委会要督促辖区内的企业和学校等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乡镇政府、村委会要以村为单位储备口罩、体温计、环境消毒剂等基本防护物资,做好应对疫情储备。
四、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村民勤洗手、随身携带口罩并定期更换,提倡家庭私人聚会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有流感等症状的尽量不参加,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五、各市、县 (区)人民政府要督促乡镇政府、村委会,建立县级领导分包乡镇、乡镇干部分包村、村级干部分包户的三级网格分包体系,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制,健全完善24小时疫情防控值班体系,加强春节期间应急值守,确保及时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相关推荐
-
2021/01/19
-
2021/01/20
-
2021/01/20
-
2021/01/20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