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看吴忠app

微信

吴忠官方微信

微博

吴忠官方微博

位置:首页 >推荐
涝河桥烈士陵园:承载一段难忘的红色记忆

开栏语: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望这100年风雷激荡的岁月,中国共产党人以生命为笔,书写了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时代华章。

走进历史深处,走进人民心间,走进思想高地,走进奋斗一线,深入宣传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和伟大业绩,生动讲述与时俱进的伟大中国精神,全面展示我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项工作中作出的巨大贡献,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风雨同舟、生死与共,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黄河水甜,共产党好,让我们一起奏唱这时代最强音。本报今日起推出“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栏目,敬请关注。

1月20日,来自自治区的新闻媒体工作者在吴忠市涝河桥烈士陵园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杨帅 摄

1月20日,吴忠市涝河桥烈士陵园迎来今年第43批参观者——来自自治区的新闻媒体工作者瞻仰纪念碑,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接受思想洗礼,汲取精神养分。

涝河桥烈士陵园初建于1951年,园内建有门楼、陈列馆、纪念碑、纪念馆、汉白玉雕塑、名人题字碑、纪念广场等,详细记载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兵团在司令员杨得志,政委李志民的率领下,挥戈北上,挺进宁夏,攻打涝河桥解放吴忠堡的英雄事迹。

矗立在陵园中央的是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高14.9米,是陵园标志性建筑,碑面上端为五角星图案,碑心正面镌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碑身背面是吴忠市委、政府在建国60周年为纪念涝河桥战斗牺牲的135名英烈们刻的祭文:公元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凌晨,涝河桥攻坚战全面打响,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十四军一九二师五七五指战员,面对固守待援的国民党马鸿逵部队,前赴后继,跨越清水沟,喋血明暗碉,激战两个多小时,一举攻克吴忠堡,一百三十五名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涝河桥攻坚战是解放宁夏的最后一役,战略要地吴忠堡的解放,标志着宁夏全境解放。塞上埋忠骨,黄河颂英灵,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改革开放物阜民康,社会和谐,涝桥河畔,松柏环抱,缅怀先烈。竖碑撰文,以慰英灵。山镌丹心,河铭正气,英烈不朽,永垂千古。

纪念碑雄伟庄严,象征着我们对无数革命先烈的敬仰和怀念。同时,纪念碑也在向我们诉说着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向我们诉说着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源。每年的清明节、公祭日,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前来为烈士扫墓、献花、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参观现场,我市党史学者黎锦宝向参观者讲述了那段历史:1949年9月初,解放军19兵团分三路挺进解放宁夏,其中,64军192师奉命解放吴忠堡。9月20日,步兵第575团在涝河桥遭敌保安3师7团狙击。敌守军以碉堡群为障,构筑深3米的工事壕沟为辅,并烧毁了涝河桥,堵塞了清水沟下游出水口,形成宽8米、深3米的洪水防线。9月21日4时,解放军奉命架桥攻占涝河桥。在激战两小时后,9月21日6时,我军占领北岸,为全力歼灭吴忠堡之敌打开了进攻的大门。上午11时解放军64军191师571团,陕北三边独立一、二师突进吴忠堡,将一面鲜艳的红旗插在了吴忠堡警察局的大门上。吴忠宣告解放。此战共有135名解放军指战员壮烈牺牲。

为了持续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让广大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我市对陵园进行5次扩建提升。改扩建后的陵碑区共安葬57名革命烈士的遗骸,其中,54名为无名烈士。陵碑旁边是6座汉白玉浮雕,生动展现了涝河桥战斗的场景。

革命烈士纪念馆设有图片、影像资料和实物展示,共分为涝河桥之战、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时期、巩固新生政权、建设家园5部分,是吴忠市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到夺取革命胜利的整个历史缩影。这里也成为了理想信念的主阵地、爱国主义的大讲台、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点。其中一张翻拍照片特别引人注目,是当年解放军战士们准备攻占涝河桥时发生的故事,解放军要过桥,因为时间和材料的紧缺,老百姓用自家的门板为解放军搭桥过河,体现了解放军战士与老百姓的鱼水情,观看时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2020年慕名而来的参观者有2767人次,58个机关事业单位前来参观学习。”涝河桥烈士陵园园长邱华说。“让我们永远铭记这段历史,珍爱和平!”负责解说的涝河桥烈士陵园义务讲解员霍春峰工作一年多,她共接待100多批次参观者。她说:“每讲一次感受都不同,一次比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记者 马淑玲 通讯员 杨帅)

责编:李娜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无评论

请先登录

取消
确定

最小化

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