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看吴忠app

微信

吴忠官方微信

微博

吴忠官方微博

位置:首页 >推荐
奋进新时代 聚力奏华章——吴忠市政协常委会2020年工作综述

灼灼韶华,笃行致远。回首旧岁,困难与挑战并存,但奋进依然是不变的关键词。

翻开2020年的履职答卷,厚重、充实,成为市政协工作的最美基色。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关键之年,是落实“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2020年,也是市政协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开创新局面的一年。

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协围绕中心、贴近民心、凝聚人心、不忘初心,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在把握大势中明晰思路,在服务大局中准确入位,在助推发展中主动作为,在疫情防控中作出贡献,在为民利民中尽责出力。

盘点一年来市政协的履职记录,每一个建议和行动的背后,都彰显着政协人的初心使命,诠释着政协人的责任担当。

强化政治引领,筑牢履职“压舱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领导,是政协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前提和根本保证。

一年来,市政协认真落实市委《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更加坚定了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信心决心。

思想是本,行动是形,本正则形立。市政协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统揽政协工作的总纲,深入学习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及时传达学习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召开的重要会议精神,确保党的重大决策部署在政协组织中落实落地。认真落实并不断完善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的“1+5”常态化学习制度体系,全年举办各类学习活动42场次,进一步筑牢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

今年4月初,自治区政协就“新时代新使命新样子”召开全区政协学习讨论活动动员会。这次活动就像是春天里的一颗种子,随着新时代的春风,在人民政协的土壤中茁壮成长。

从4月份开始到10月底,市政协组织开展了“新时代新使命新样子”学习讨论活动,对标对表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的重大部署,综合运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主席会议集体学习、委员学习座谈会和机关干部专题学习等载体,分层次、分专题开展学习研讨,实现了从主席会成员到常委、从委员到机关干部学习讨论全覆盖,在思想认识上、发挥作用上和履职能力上有了新的提高。

同时,市政协深入推进功能型党支部建设,建立召开功能型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机制,对党员委员履职情况进行评议,有效发挥功能型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委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了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的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的全覆盖。

聚焦发展大局,唱响服务“主旋律”

市委、政府工作部署到哪里,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履职活动就开展到哪里。有了基准和标杆,就有了前进的方向。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市政协把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贯穿于履职全过程。

一年来,市政协坚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资政,让每一个履职脚步都踏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鼓点上。

疫情发生以来,市政协把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细,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坚决响应号召,迅速发出倡议,主动捐款捐物,开展志愿服务,充分展示了政协使命担当和委员家国情怀。

市政协着眼疫情防控以及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等积极建言,先后提交提案4件,报送情况反映和意见建议44条,一些意见建议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具体措施。广大委员立足各自岗位,积极参与救治病人、保障供应、稳产稳岗等工作,捐款捐物累计达320多万元,以实际行动展示了责任担当。

近年来,民营企业已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然而,近年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营商环境与市场主体期待还有差距;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短板凸显等问题,制约着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为此,市政协着眼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各有关部门及企业家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开展专题协商议政。

委员们就强化政策扶持、补齐产业链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等建言献策,推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目前,我市民营企业达到22843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4.6%,2019 年新注册的3913家企业中,民营企业就有3845家,占到了98.3%,并呈现出产业特色明显,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发展潜力巨大等特点,发展贡献日益突出。  

2015年以来,我市以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市为抓手,通过财政支持、人才培养、信息基础建设、完善物流体系等措施,推进商务部电商进农村示范县和自治区“农村电商筑梦计划”项目,初步形成政府推动、企业支撑、社会参与、城乡互动的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格局。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展现了电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为此,市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深入各县(市、区)乡镇及13家农村电商企业、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围绕农村电商发展开展了调研,从人才培养、物流资源、政企合作、市场定位等4个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目前,各县(市、区)根据产业优势及产品特色,建成集产品展示展销区、创客孵化区、物流配送区等为一体的县级电商服务平台(孵化中心)7个,入驻各类电商企业和孵化小微企业105家,带动就业人员3.5万余人。建设镇村级电商服务站397个,县、乡、村三级农村电商网络体系初步构建完成,实现“农产品进城”和“消费品下乡”的双向流通。

哪里是一线,哪里就有政协委员履职的身影。一年来,全市政协委员聚焦一线发展难题,充分发挥智库作用,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黄河文化保护与传承、区域协调发展、黄河两岸堤防建设、节水性生态农业发展等方面凝心聚力做好“言官”,尽心尽责做好“智囊 ”。

紧扣民生福祉,架起沟通“连心桥”

履职为民,职责所系。一年来,市政协始终把关注民生、履职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关注我市民生事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在推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有保障、安全感更可持续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老旧小区改造,事关民生,事关发展,是群众日常热议的“关键小事”,也是市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烦心事、难心事,就老旧小区改造、乡村治理等调研视察,发声建言。

家住青铜峡市紫薇小区的陈成老人,每天都要到小区内走一走,看一看,小区一点点变美,院内配套设施更加完善,让老人们有了休闲去处。这一切都得益于城市的有机更新。

去年,市政协组成调研组对利通区、青铜峡市、同心县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让群众也参与其中,让协商更切合实际、更贴近百姓,解决一些基层百姓盼望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

“过去乱七八糟的,你现在出来,全是平平的,楼道里的灯也换了,墙也刷了,真是好。”今年89岁的陈成说起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十分激动。

听民意,解民忧。市政协始终把助力脱贫攻坚作为履职重点,以“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为议题,深入盐同红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围绕如何提升贫困村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补齐脱贫攻坚短板弱项、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问题集中协商议政,为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决策参考。并对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以来脱贫攻坚方面16件提案办理情况开展“回头看”跟踪督办,切实抓好脱贫攻坚挂牌督战任务,为全市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

原汁原味听取民意,积极探索社情民意特点规律,把以提建议为主改变为以反映情况和问题为主,初步建立社情民意信息与政府“12345”政务服务平台信息共享机制,引导各民主党派和政协委员积极反映教育、医疗、文化、就业等民生问题。

点燃履职激情,绽放政协“新活力”

创新履职实践,彰显政协特色,打造魅力政协,是新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政协工作不断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必然选择。

一年来,市政协在创新履职载体,拓宽履职平台,健全履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特色工作取得新成效。

去年7月,市政协首次以远程视频会议的形式进行我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两站两员”建设情况协商议政。青铜峡市、盐池县、同心县、红寺堡区为分会场,与会的政协委员建议因地制宜建“两站”配“两员”,提升“两站”工作基础,切实保障“两站两员”建设运转经费、健全完善监管考核机制等。

此次远程协商会议的召开,把协商从会场延伸到网上,拓展委员参与面、增强履职便利度,打造不受时空限制的协商平台初见成效。

“自从今年有了这个好政策,家里的负担一下子减轻了!”日前,裕西小区居民张丽萍说起今年的基本医疗保险按病种收付费方式改革喜笑颜开。她告诉记者,实行基本医疗保险按病种收付费不仅取消了入院报销的起付线,所有费用都能按比例报销,而且报销比例更高了。这一变化,与市政协特约民主监督小组的一条建议密不可分。

一年来,市政协特约民主监督第三小组向市医疗保障局送达了一份“关于加快推进市区基本医疗保险按病种收付费方式改革”的民主监督协商意见函,建议进一步及时调整细化病种定价、完善医疗保险结算系统,实现沟通共享。

随后,市医疗保障局通过进一步完善实施范围和病种数量、报销比例和医疗费用定额标准测算等,将病种由原来的125种增加为285种,在三个级别医院均可实现结算,实现了医疗行为规范、患者经济负担减轻、医保基金使用效益提高“三赢”。

截至目前,市区19家一二三级医疗机构按病种共结算患者5721例,涉及156个病种,实际发生总费用2426万元,统筹基金支付2080.2万元。

从委员“个体监督”转变为小组“集体监督”,从委员“要我监督”转变为“我要监督”,从政协一家主导监督到政府和政协共同发力监督……

市政协不断创新特约民主监督小组的工作内容和方式,探索出了一条以小组为单位的特约监督模式,把民主监督这一履职“短板”变成履职尽责的特色优势,努力做到了敢监督、真监督、善监督。

同时,市政协创新提案工作方式,制定出台了《吴忠市政协提案工作清单管理实施方案》,将“清单式”管理与“双评双促一提升”活动相融合,形成一件提案、两个清单、三项评价指标体系、四种监督方式的提案工作格局,以创新机制倒逼提案工作提质增效。

注重凝聚共识,画出最大“同心圆”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市政协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更加注重凝聚共识,积极促进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团结合作,画出最大“同心圆”。    

深化合作共事,以政协会议为平台、调研视察为载体、界别活动为纽带,加强同党派团体的沟通协作、联系交流、信息通报,增加党派团体参与政协履职活动的频度和深度。党派团体参政有舞台、建言有讲台、协商有平台的局面进一步形成。

建立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新渠道,探索设立经济、农业、医药卫生等6个界别委员工作室,主动加强与界别群众的联系,积极反映民意,切实增进团结。

把凝聚共识融入视察考察、调查研究、协商履职活动中,协商活动前围绕协商议题先组织委员学习,协商过程中委员与相关部门广泛讨论交流,促进不同思想观点交流交融,努力形成最大共识。

开设“委员大讲堂”,组织委员在各界群众中宣传党的创新理论,阐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自治区党委、市委决策部署,凝聚思想共识。一年来,先后围绕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民法典》解读等开展线上线下宣讲活动38场次,产生良好社会影响。委员大讲堂工作经验在全区市县(区)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市政协推动人民政协理论进党校得到自治区政协的充分肯定。

一件件助力发展的提案、一次次深入群众的视察、一份份精心撰写的调研报告、一个个忙碌的身影……过去一年,市政协坚实地迈出每一步,将一桩桩实事好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让委员的心与群众的心贴得更紧,让百姓与政协的距离更近。

一线的思维、一线的状态、一线的能力、一线的作风。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市政协将围绕“十四五”规划实施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作为工作主线,切实加强政治建设,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探索凝聚共识举措,强化委员责任担当,为争当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现代化美丽新吴忠作出贡献,书写更加优异的“政协答卷”。(记者  马一萍)

责编:李娜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无评论

请先登录

取消
确定

最小化

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