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在青铜峡市青铜峡镇同进村扶贫产业养殖园区,整齐的羊舍一字排开,一只只膘肥体壮的小尾寒羊你追我赶、相互嬉戏。羊的主人虎海英穿梭其中,摸摸那只,看看这只,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俺现在养了70多只羊,多亏了党的好政策,现在这日子是越过越有奔头了。”今年60岁的虎海英高兴地讲起了自己的脱贫故事,脸上写满了幸福与满足。
2013年,虎海英一家从同心县搬迁至同进村。搬迁后,他一直在外务工做生意。虽然能挣钱,但花销也大,还照顾不了家。在老家的时候,祖祖辈辈养羊,虎海英从小就在大山里放羊,有一定的养羊基础。从2016年开始,虎海英一门心思发展肉羊养殖,一开始主要养土种羊,由于饲养周期长、效益低,没赚上钱。
但虎海英没有灰心,他积极参加各种种养技术技能培训,努力钻研养殖技术。虎海英说:“要想养好羊,必须紧跟市场,在选择品种上下功夫。如今,我引进的萨福克羊体格健壮,生长速度快、产肉多,收益也不错。”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在同进村,越来越多的农户做起了肉羊养殖,通过肉羊产业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去年收入八九万元,不错了。现在,一只羊羔喂到6个月能卖6000元,效益就是高。”虎海英说。
喂完羊,虎海英又忙着铡草,给羊准备下一顿草料。看着阳光洒满羊圈,羊儿或卧着咀嚼草料,或悠闲踱步,虎海英的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看到虎海英靠养羊赚到了大钱,一时间,一些农户都想发展养羊增加收入。虎海英毫不保留传授养殖技术和经验,当起了贫困养殖户的“土老师”。
现在,虎海英的圈舍存栏羊50多只、小羊羔20多只,顺着羊群看去,明显能看到一些怀孕的母羊。虎海英说,到了产羔的季节最忙,白天夜里都要守在羊圈,特别是冬天,由于一只种羊5000多元,一只羊羔生下来就值2000多元。
虎海英说,这两年,党和政府为他们统一建设了标准化羊圈。今年冬天气温低,政府还为他们每户送去圈舍防寒棉被,并为每户送去一只种公羊。
看着圈内的羊儿活蹦乱跳,可劲地咀嚼着草料,虎海英说:“党和政府指明了路,我只管干,现在这样的好日子才越干越有劲。”(记者 周文杰 马宏萍 马一萍)
相关推荐
-
2021/02/16
-
2021/02/16
-
2021/02/16
-
2021/02/18
-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