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去年以来,利通区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立足各乡镇资源和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拓展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有效增强辖区各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活力。
2月23日,春光明媚,在吴忠市利通区金银滩镇灵白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肉牛养殖场,牛棚圈舍宽敞明亮,一头头肉牛膘肥体壮,出生一两个月的小牛犊,有的在撒欢,有的在吃奶,“哞哞哞”的牛叫声给村里增添了几分新春的勃勃生机……
2月23日,在吴忠市利通区金银滩镇灵白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肉牛养殖场,村民马占全铲起饲草喂牛。杨娜 摄
看着眼前的场景,灵白村二组村民马军一脸喜悦地说:“我们村可以说是牛年开‘牛’局,‘牛’劲十足。近段时间,养殖场里陆续出生了22头小牛,它们可都是揣着钱袋子出生的。为了保证每头小牛都安全出生、健康发育,全村的养殖能手纷纷献计献策,全程护航。”
灵白村七组村民马学文接过话茬说:“前段时间出生了4头小牛,其中一头身体单薄,已经奄奄一息。马军领着我们又是找兽医,又是给小牛打针、输液,大家忙活了一个晚上,总算把小牛救活了,不然就损失四五千元呢。”
去年5月份,灵白村利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和扶贫项目资金,成立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建设养殖场,并购买了32头基础母牛,进一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同时,吸纳村里的“土专家”“田秀才”以及肉牛养殖带头人参与到合作社,为养殖场的生产发展和经营出谋划策。
今年37岁的马军是灵白村有名的肉牛养殖大户,该村村委会聘请他为养殖场场长。“咱们自己发家致富不叫富,要帮助扶持村集体富,带领同村村民富,那才是真正的富。”马军表示,村上的事就是全体村民的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他应该出一分力。
灵白村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还为该村建档立卡户提供公益性岗位,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今年65岁的马茹英是灵白村七组村民,也是养殖场保洁员,每月有1100元的岗位津贴。“我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家里的5亩地流转出去了,每天就来养殖场做保洁,有时喂喂牛,还可以学到养殖技术,等我存够钱,也要跟着村上养牛。”
“我们围绕党建引领,按照‘定一个好规划,找一条好路子,富一方群众’的思路,依托各村优势,因地制宜,拓宽发展领域,形成‘一村一品’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特别是用活、用足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发展肉牛养殖和饲草种植,实现了当年投入,当年见效的目标。”吴忠市利通区金银滩镇人大主席、灵白村第一书记文林表示,2021年,金银滩镇将开牛局、扬牛气、鼓牛劲、迸牛力,继续引导鼓励各村以饲草种植为主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在保证利通区奶牛、肉牛养殖所需饲草供给的同时,确保项目资金的快速回笼。(记者 杨娜)
相关推荐
-
2021/02/20
-
2021/02/20
-
2021/02/21
-
2021/02/21
-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