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看吴忠app

微信

吴忠官方微信

微博

吴忠官方微博

位置:首页 >推荐
让绿色成为吴忠最鲜明的底色——吴忠市推进生态建设工作“十三五”回眸及“十四五”展望

今年的3月12日是第43个植树节,义务植树活动主题为“全民植树四十载,美丽中国谱新篇”。

吴忠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盯“加快绿色发展,建设绿色经济示范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国土绿化行动,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市生态环境得到了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环境质量显著提高,呈现出了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吴忠。

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市将坚持使命引领与问题导向相统一、依法履职与责任担当相统一、重点突出与全面推进相统一、精准造林与资源管护相统一,加快形成绿量适宜、布局均衡、系统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稳定高效的生态系统,确保将我市打造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排头兵。

回顾“十三五”生态建设成绩斐然

“十三五”期间,吴忠市大力实施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平原绿网提升、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湿地保护与修复等工程,圆满完成各项预期目标任务。全市完成营造林199.04万亩,森林覆盖率17.5%。

湿地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得天独厚的栖息之处。

国土绿化取得实效。“十三五”期间,不断完善、提升、改造引黄灌区平原绿网,形成大网格、宽幅带、高标准防护林体系,在利青共完成平原绿网提升工程4.15万亩,农田林网控制率达92%。结合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经济林种植等工程,稳步推进文冠果种植,完成文冠果种植26万亩。在盐、同、红3县(区),重点对陡坡耕地梯田、严重沙化耕地、15-25度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完成退耕还林16.4万亩,全市退耕还林总面积达到421.5万亩。大力开展村庄巷道庭院植绿、道路护绿,房前屋后见缝插绿,完成绿化村庄120个,绿化面积1.1万余亩,建设乡村公园15个,集中居住型村庄林木绿化率达到28%。

林果产业发展不断提升。制定出台了《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枸杞产业现代化建设主攻方向和目标任务。全市现有枸杞标准化建设基地面积10.86万亩,干果产量达1.63万吨,销售产值11.41亿元。成立吴忠市现代枸杞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全市现代枸杞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苹果、红枣等特色优势产业,经济林产业在提质增效中逐步实现转型升级。目前,全市特色经果林面积27.38万亩,产值约26亿元。

一望无际的枸杞种植基地犹如碧绿的海洋。

湿地保护修复有力推进。“十三五”期间,吴忠市成为全国唯一湿地产权确权试点城市,全面厘清全市湿地资源概况和权属,为全国开展湿地自然资源确权提供“吴忠经验”。大力实施退耕还湿、湿地保护与恢复等工程,恢复湿地4万余亩,退耕还湿12万余亩,治理湖泊湿地17个。目前全市湿地总面积77.4万亩,湿地保护率达60%。吴忠黄河湿地、盐池哈巴湖湿地、青铜峡库区湿地被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

防沙治沙取得显著成效。坚持防沙治沙和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以盐、同、红3县(区)为重点,全面实施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区项目,加快建设生态屏障。“十三五”期间,完成防沙治沙面积58.4万亩,全市累计完成防沙治沙治理荒漠化土地612.1万亩,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向“人进沙退”转变,沙区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优美的生态环境让吴忠美如画。

林草资源管理得到不断加强。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构筑全社会保护生态的无形红线。严格森林资源保护执法。组织开展了“飓风1号”“绿剑行动”及“春雷2018”打击破坏林业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先后查处林业行政案件4起,刑事案件9起,打击违法犯罪分子27人次。林业有害生物得到有效控制。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91%、测报准确率达到90%,苗木产地检疫率达100%,全年没有发生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加大森林草原火灾巡查预防。严格执行生产性用火审批制度。加强森林草原巡查监管,加大火灾预警,森林和草原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和0.3%以下,确保了全市无较大以上森林草原火灾发生。不断强化草原生态管理。通过加强禁牧封育等措施,全市草原生态明显改善,植被种类增多,全市基本草原面积达1289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4.3%。

绿色“福利”让百姓的幸福感不断增长。

生态扶贫作出突出贡献。以重点项目工程带动贫困户脱贫。将国家及自治区重点生态项目向贫困县倾斜,全市年均将约20万亩营造林落实到贫困县实施,年均投资达4亿元,参与生态建设的贫困户年均增加收入达6000元/人。以产业发展助推贫困户脱贫。通过引进宁夏润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流转农户土地7000亩发展规模化集中管理发展枸杞产业,解决移民就业岗位800个,每人每年实现劳务收入3万元。像这样建立在贫困村周边的枸杞企业在同心和红寺堡区有6家。以落实国家政策促进贫困户脱贫。在盐、同、红3个贫困县(区)共选聘建档立卡人员3615名为生态护林员,每个生态护林员年均可稳定增收1万元,直接带动3615户1万余人实现脱贫。以林下经济培育脱贫致富新增长点。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达7.13万亩,实现年产值7100万元。形成了“林+粮”“林+菜”“林+禽”等模式。发展森林景观1.21万亩,年接待游客人数13万人次。

奋战“十四五”开启生态修复新征程

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要求,稳步推进国土绿化和草原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不断提升科技服务和基础保障能力,切实加强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林草有害生物综合防控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全力推动生态修复事业高质量发展,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作出更大贡献。

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风景怡人。

编制完成了《吴忠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十四五”期间,全市规划新增营造林面积14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75万亩,改造提升70.45万亩。退化草原修复面积55万亩。森林覆盖率和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达到20.40%和55.3%以上,湿地保有量77.14万亩,新增沙化土地治理30万亩,新增特色经济林10万亩,实现林业年产值40亿元,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0%以上,构筑坚实的生态安全体系、发达的优势特色产业体系、优美的城乡绿化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筑牢全市生态安全屏障。(文图由吴忠市自然资源局提供)

请先登录

取消
确定

最小化

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