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前年5月通过利通区公开选任回村任职的,虽然一年多时间,但是村里的父老乡亲对我这个‘新人’寄予厚望。这次村党支部换届选举,所有党员都为我投了票,满票当选更让我坚定了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信心和决心!”3月19日,吴忠市利通区高闸镇韩桥村党支部书记祝军说。
去年6月以来,吴忠市把村社“两委”换届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的头等大事来抓,紧紧围绕“五好两确保”目标,有力有效组织村社换届,换出了团结务实的好班子、风清气正的好风气、接续奋斗的好局面。实现班子功能显著增强,头雁素质全面提升,换届过程平稳有序,战斗状态迅速激发。
为牢牢把握换届工作主导权,吴忠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紧盯不放,21个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县乡村(社区)逐级细化任务清单、倒排工期,做到时间到天、责任到人。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包抓责任制,8名厅级领导、133名县处级领导、424名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850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全覆盖联系包抓。市级成立5个指导组,下沉一线明察暗访、随机调研,紧盯关键环节、重要节点、重点难点村,加强督导指导。县级抽调319名处科级干部成立56个指导组、48个乡镇(街道)抽调2533名干部组成538个工作专班,逐村逐社区加强工作指导。
对2018年以来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全覆盖进行“回头看”,对2020年确定的22个软弱涣散村和20个挂牌督战村,严格落实“四个一”措施,全部实现转化提升。把2238名村级后备力量纳入组织视野,对3822名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开展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及时公布结果,接受群众监督。坚持“一村(社区)一专班”,逐村(社区)逐班子分析研判,全覆盖谈心谈话,深入了解运行状况、梯次结构、能力水平、履职表现、群众认可度等情况。深入实施基层党建“六项行动”和“一抓两整”示范县乡创建行动,全力推动落实“16条意见”,对摸排确定的16个重点难点村采取“一村一方案、一村一专班”集中驻点整顿。
“经过‘两推一选’,2名年轻的致富带头人和退役军人进入党支部班子,这两位去年作为村级后备力量,通过‘党校、高校、企业‘进行‘三位一体’模式培训,为基层党组织建设输入新鲜血液。”盐池县大水坑镇马坊村党支部书记宗胜彬说。
吴忠市把选优配强“两委”班子特别是带头人作为重中之重,坚持政治标准,突出“双好双强”,着力推动整体优化提升。对初步人选和候选人进行两轮联审,逐个“过筛子”、出“体检报告”,发现有问题人员472名、村“两委”成员近亲属应回避人员37名,坚决把不符合任职条件人员挡在门外。对3189名考察对象的政治表现、“双带”能力、群众口碑等情况深入考察了解,取消48人换届人选资格。通过群众荐才、组织举才、回访引才等多种方式,大力选拔“有点子、闯路子”的干部。
换届后,吴忠市共选举产生村社“两委”成员4378名,调整不适应不胜任党组织书记155名、占26.4%,新进“两委”班子成员1932名、占44.1%。
“两委”成员呈现“一降两升”,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43岁、较上届下降2.2岁,35岁以下人数较上届提高10.5%,大专以上学历人数较上届提高14.8%。社区“两委”成员平均年龄33.3岁、较上届下降4岁,35岁以下人数较上届提高15.7%,大专以上学历人数较上届提高13%。
社区书记队伍呈现“一降两升”,平均年龄39.3岁、较上届下降3.4岁,35岁以下人数较上届提高14.6%,大专及以上学历较上届提高20.6%。
村书记队伍呈现“一降四升”,平均年龄47.4岁、较上届下降1.5岁,35岁以下人数较上届提高4.9%,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较上届提高25%,女书记较上届提高4.2%,书记、主任“一肩挑”人数较上届提高34.6%。村(社区)“两委”班子队伍实现了整体优化提升。
相关推荐
-
2021/03/19
-
2021/03/19
-
2021/03/19
-
2021/03/19
-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