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育桃李,金秋九月结硕果。2023年的9月,我们迎来了第39个教师节。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学校管理的设计师,是行为规范的示范者,是学生的朋友,亦是学生心灵的导师,他们用心、用情呵护、守望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今天,让我们走近吴忠教育事业发展历程中的这些默默耕耘者。
胡锋:用精细化管理护航百年名校发展
9月7日,胡锋(中)与老师在吴忠中学诗词文化长廊交流教学工作。
一本本写满教研活动记录的笔记本,是胡锋醉心教育事业的见证;每天的加班加点,是胡锋尽职尽责的常态。“注重引领、注重细节、注重质量”“把教育工作当成有责任、有温度的事业”是他秉持的工作信条。32年前,胡锋就下定决心做一颗火种,燃烧在教育园地上。凭着一腔热爱,他在教育事业的道路上行走得沉稳而笃定,教师、班主任、教务处主任、副校长、校长,教育教学的每一个重要角色他几乎都经历过。
身为人师,胡锋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升任校长后,胡锋秉持初心,精耕细作“责任田”、开垦创新“试验田”,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注重研究解决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他经常深入教育教学一线,及时概括总结、推广提升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指导全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他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每学年听课、评课达200节,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并获奖。
“胡校长为人亲和质朴,与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亦师亦友。在学校管理中展现出了优秀的管理者风范,做出了许多明智的决策。在具体工作实施中尽心尽力、全力以赴,为学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吴忠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于小峰说。
“教师如何抓教学细节,如何改进学生学习习惯,如何让成绩下滑的同学重拾信心,老师应该如何结合高考内容体现在每一节课上……”作为校长,胡锋十分注重这些微小的细节,从细节抓起,从源头抓起,不断分析、总结,最终这些经验被他归纳总结成了学校管理的“金钥匙”。
“一个好校长造就一所好学校。”胡锋还注重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他从抓教师的师德、师风、师能入手,以“四有教师”为标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强化教师各项技能训练,通过落实常规、师徒结对、领导蹲点、竞赛评比等活动,结合教师绩效考核,做到依法执教,培养出了一支品德好、能吃苦、有耐心、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胡锋以“校长是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肩负着时代重任,引领着学校发展”为初心,以过硬水准办新时代的学校、新时代的教育。2019年以来,吴忠中学校园环境、硬件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高考、会考、各学科全国竞赛成绩名列自治区前列。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称号,学校连年获得吴忠市年度效能目标管理考核综合奖一等奖。
戚劼:立德树人治学育才
9月5日,戚劼(左)和该校教师就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进行探讨。
9月6日清晨,吴忠市滨河中学校园内书声琅琅。该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戚劼和往常一样,在校园巡视一周后,又回到办公室和其他几位校领导一起研究教学工作……从教31年来,戚劼把差生辅导成优秀学生,把一般教师培养成优秀教师,把普通中学打造成为自治区文明校园。一个选择,无悔践行一生。这是作为中共党员、高级教师的他对教育初心的坚守。
有教育专家提出,优秀校长的三个标准是:眼中有光、手中有纲、心中有课堂,戚劼无疑是这样的校长。他热爱教育事业,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工作中,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他突出党建工作对教育教学的指导地位,加强教师培养,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他注重德育管理,经常对老师们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都是做小事的人,把每一件小事干好,干到极致,才能干成大事,教育不只是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人。”正是他的坚守,吴忠市滨河中学校园里形成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尚。
初涉教坛时,戚劼是一位充满激情的思想政治教师。课堂上,他勇于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敢于创新、循循善诱,激活课堂的内在生命力。点滴的教学创新贯穿在他的课堂中,使他的教学方式别具一格,深受师生喜爱。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以前我教学工作中存在不足,现如今,教学成绩已经能拿出来跟同行一较高下了,全靠戚校长的指导。”吴忠市滨河中学优秀政治教师谭兵感激地说。
2019年,戚劼担任青铜峡市宁朔中学(吴忠中学青铜峡分校)校长。虽然在那里只待了短短三年时间,但对戚劼来说,宁朔中学就像自己的家一样,他用心用情治学育才,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提升,2022年有一位学生被清华大学设计学类专业录取,结束了青铜峡市20多年未出清华北大学生的历史。
风正济时,任重道远。2022年8月,戚劼到吴忠市滨河中学担任校长,他以身作则,优化全面育人模式。他深入课堂,每学期坚持听课百节,和青年教师结对子,了解教师的业务发展困惑及生活状况。制定教师业务培训框架,对全校青年教师采取“处方”式培养。落实好校长、教师、学生“三五”课堂教学常规,并利用寒暑假为老师开展专题讲座,充分发挥了一名名校长、骨干教师、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校长是老师的灯塔,我将继续带领吴忠市滨河中学的全体师生沉下心来,针对不足多‘用功’、对照亮点再‘起航’,夯实发展根基,奋力谱写吴忠市滨河中学的新篇章。”谈及未来,戚劼斩钉截铁地说。
沈健:坚守初心 潜心幼教
8月23日,沈健与幼儿一起玩积木。
每天清晨,沈健都会站在吴忠市利通区第一幼儿园门口,迎接每一位幼儿的到来。看着眼前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他时刻提醒老师们:爱是幼师最应该拥有的师德师风,也是老师能给予孩子们的最宝贵的东西。
如何指导教师科学规范开展保教活动?如何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领跑者?如何让幼儿园真正成为孩子们童年的乐园?身为园长,他坚持率先垂范,用言行带动身边的人,用过硬的基本功和幼教专业素养带领全园教师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不断提高科学保教水平,努力让每一位幼儿全面发展。
“当时,幼儿园在编教师及骨干教师仅占10%,大部分教职工为自主聘用、缺乏经验,设施不完善,资金缺口大……”谈起2015年刚担任利通区第一幼儿园园长时面临的压力,沈健感慨万千。
先干、多干、带头干,是沈健的一贯作风。他经常深入班级,和教师们一起钻研、讨论、学习,组织教师积极开展园本研修、各领域学科赛教、观摩研讨、技能比拼等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科研水平;注重党建引领,创新推行红色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三育人”工作机制,形成党员为骨干,教师、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新格局。在幼儿的生活中,沈健也是处处用心安排。2019年暑期,该园安装了一套智能科技新风系统,给幼儿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呼吸环境。经过5年的发展,该园已成为自治区创新素养领航园所、市级示范园所。
沈健说,无论身处哪个时代,只要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应该有身为人师的觉悟和担当。在沈健看来,学龄前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师面对年幼的孩子,更要对职业有敬畏之心,用高尚的师德、师风标准要求自己,把微笑、感恩与赞美变成职业本能,为孩子们营造一个金色童年。
李继华:乐当学生引路人
9月5日,在吴忠市第三中学数学教研组办公室,李继华正在跟学生们探讨学习方法。
“无规矩不成方圆。同学们,作为刚步入初中的你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遵守校园纪律,规范自身行为,自觉遵守《中学生行为规范》与校规校纪,用行动把我们的校园建设得更加美好……”9月6日,吴忠市第三中学高级教师李继华对入学新生说。
作为一名从教32年的教师,李继华秉承“让每一位学生在我的课堂上都有所收获”的目标潜心教书育人。得知该校一名学生要留级,他多次到该学生家中家访,成功引导该学生在艺术类学科上有所突破;疫情期间,学生匆忙离校,大多数学生的书籍留在学校,为了不影响学生学习,他将书籍打包送到每一个学生手中……32年里,他把情感融入教育的方方面面,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绽放出美丽的心灵火花。
面对教育教学工作,李继华不断钻研课程标准,及时了解学生心中所想、心中所惑。在吃准、吃透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案,认真准备每一节课,力求更好、更完善。多年来,他所教的学生数学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均居全市第一。“李老师是一位非常有耐心的老师,他上课时风趣幽默,让我们可以轻松理解并掌握知识。同时,李老师还注重锻炼我们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考能力。”吴忠市第三中学学生冯梦琪说。
为了让学生更加喜欢数学,李继华经常制作多媒体课件,做到技术与思想的完美结合,也让孩子们在课余时间里有了更多乐趣。“课余时间,李继华积极组织全校数学教师为自治区教研室编写数学《学习之友》共计12册,涵盖初中全部内容,既营造了数学教研氛围,又为数学教师审题编写能力提供了锻炼机会。”吴忠市第三中学副校长贺少宇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李继华的多年辛苦付出,多次结出丰硕果实。自2017年以来,连续两届毕业生全部以优异成绩进入高中部学习,受到全社会的高度赞誉。正是由于李继华的不断努力与辛勤付出,他先后被评为自治区骨干教师、吴忠市名师等。
马立红:只为桃李竞相开
9月6日,在吴忠市利通街第一小学教师办公室,马立红正在填写学生信息。
9月5日上午,在吴忠市利通街第一小学,马立红正带领二年级(3)班的孩子们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1993年7月,马立红走上了三尺讲台。30年的从教经历,使她深刻领悟并笃定一个信念:唯有爱,才能为学生撑起一片蓝天。在教学生涯中,马立红不断积累教学经验,通过强化学生的情感培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从而提高学习动力。对她来说,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需要用特色化的教学手段去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有的学生性格急躁,马立红就因材施教,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利用家访与学生家长探讨孩子的教育情况,引导家长配合老师做好家校共育;有的学生性格过于内向,马立红就积极争取家长配合,与任课老师做好帮扶计划……每位孩子的事情她都放在心上,倾其所有、竭尽所能帮助他们。时至今日,马立红曾经教过的学生家长王伟还是会亲切地称呼她为好姐姐,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打电话和马立红沟通儿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很幸运,我们遇到了一位良师。现在孩子到了高中,学习习惯一直很好,性格也很开朗。”王伟说。
平日里,马立红不仅要管理好班级,还要照顾好学生的日常生活,关心呵护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虽然工作辛苦,但在她看来,能和孩子们在一起就是最快乐的事情。早晨走进教室,她会先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她会提醒学生们增减衣物……马立红把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渗透在每一个细节中。
多年来,马立红不断钻研教学方法,是同事们眼中公认的教学能手,先后荣获市级“优秀班主任”、利通一小“鸿雁教师”等多项荣誉。“马老师在我心中不仅博学,而且非常热心,真正起到了‘传帮带’作用,让我在课堂教学上少走了很多弯路。今后,我将努力向她学习,做一个像她一样优秀的好老师。”该校青年教师何春涛说。
“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马立红坚信,只要辛勤耕耘,一定能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让桃李满天下。
记者|冯荣 吴荣 张丽坤 见习记者 张娜
责任编辑|王艳蕊
校对|邵玉璐
终审|毛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