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宁夏吴忠市,兰花芬芳,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厂房车间……志愿者们用爱汇聚成一缕缕阳光,温暖着这座城。
2020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吴忠市金星镇金花园社区考察。志愿者代表、老党员王兰花告诉总书记,他们2005年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从最初的7名成员,已经发展到现在的6万多人,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总书记听了十分欣慰,他高兴地说,你们的经验很好,真正体现了行胜于言。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各族群众要一起努力,志愿者要充分发挥作用,谢谢你们的努力和贡献。
三年多来,吴忠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深化“志愿之城”建设,把“行胜于言”落实在办实事、暖人心的志愿服务工作中,播撒在涵养文明、引领风尚的实践中。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3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2.5%。志愿服务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示范区汇聚起强大合力、凝聚了精神力量。
厚植志愿沃土
“我志愿加入利通区‘橄榄绿’志愿服务队,成为一名光荣的退役军人志愿者……”在宁夏老兵吴忠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上,洪亮的集体宣誓声响彻吴忠市双拥广场。
“昨日脱下橄榄绿,今日再穿志愿红。我将继续坚守军人本色,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精神。”金星镇退役军人代表王玉红激动地说。
自2021年2月以来,利通区建立“1支队+12中队+134分队”的“橄榄绿”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伍体系,涌现出了蓝天救援、浩恩养老、“雷锋车队”、“微你寻亲”等8支特色志愿服务队。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健康义诊、就业创业、纠纷调解、红色宣讲、关爱帮扶等活动1021场次。
2022年6月15日,吴忠市盐池县志愿服务总队开展科普志愿服务活动。
盐池县依托“1+9+120+N”的四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阵地,一支支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队伍忙着走上街头巷尾,深入社区乡镇“摆摊设点”,确保志愿服务活动全天候、常态化;青铜峡市17家医疗卫生机构志愿者服务队100余人开展送健康大型义诊及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体验活动,为群众的健康护航。
要让志愿服务具有持续的生命力,需形成常态长效的志愿服务体系和管理机制。近年来,吴忠市委出台《关于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标准化的实施意见》《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等,为全市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进一步明确了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
此外,吴忠市坚持把志愿服务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主要活动方式,把志愿者作为主体力量。市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机构全部实体化运行。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挂牌志愿服务促进中心,成立志愿服务协会,组建志愿服务总队,县(市、区)党委书记担任总队长,带领乡镇、村“一把手”履职尽责,48个实践所和590个实践站建立志愿服务站,形成了四级志愿服务运行网。32个市文明委成员单位坚持每月深入挂点联系实践站开展送政策、送技术等活动,着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打造志愿之城
“现在生活越来越好,生活质量节节高,是谁领导的?”“中国共产党!”
“好,那我接下来就要给大家伙儿说说,咱们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源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连日来,72岁的同心县“薪火相传”老干部宣讲团成员拜孝忠,走街串巷向群众生动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将精神火种播撒各地,引领更多的身边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大军中。
每到周五的“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日”,利通区金星镇利宁社区门口总有志愿者进进出出,好不热闹。“看到社区正在召集志愿者,我就来了。”个体户楠楠边填写志愿服务报名表边说。
2021年12月3日,吴忠市启动“12.5国际志愿者日”主题系列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善小常为、全员参与,是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吴忠市通过建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整合力量配备“8+N”志愿服务组织3342支,不断建强党团员模范带头、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志愿队伍,全市在职党员参与志愿服务率达83%。并通过规范登记注册、项目发布、时长记录等流程,定期通报、实时监督等方式防止注册空挂名、活动走形式。
同时,吴忠市大力实施志愿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依托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志愿服务培训学院,围绕宣传宣讲、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重大主题开展培训2240场,举办项目大赛、成果展示36期,推动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不断自我成长、提质增效。
拓宽志愿载体
“我要2斤茄子!”“我买1斤平菇!”每天下午,盐池县盐州路街道干部李琪的微信就响个不停。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如何体现这个“新”字?盐池县推出的“菜单式”服务,给居民提供了多样化、精准化的志愿服务。
“有的老人,就想找人说说话;有的商户,就想有人帮着看孩子。大家的需求都不一样。”盐池县盐州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崔雪峰说道,为满足居民的需求,盐池县建立网上云平台,实行群众“点单”、中心(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模式。“自从有了这个‘菜单式’志愿服务,遇到问题不用发愁了。”群众纷纷点赞。
随着各县(市、区)、各单位、各部门以及社会团体的志愿服务组织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项目也越来越多,特色品牌也越擦越亮。吴忠市围绕织密志愿服务“一张网”,加强供需衔接,着眼群众需求,开展志愿服务“365行动”,即:全市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做实每月5日学雷锋志愿服务日、每周五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日、每月主题党团先锋志愿服务日3个活动日,聚焦重要节点、重大节庆、重点人群、重大活动、重点内容、重大主题“6类”志愿服务活动,对标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专业化、社会化、品牌化“5化”志愿服务工作目标,推动活动做在日常经常,让志愿服务人人可为、时时可为。
2023年3月2日,吴忠市举办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暨学雷锋志愿服务宣传展示活动。
截至目前,全市设计实施普惠性项目269个,打造行业便民志愿服务站143个,示范宣讲志愿服务团队86个。通过县级融媒体中心、“双报到双服务”等方式渠道积极推行“菜单式”服务,完成群众点单4万余个、圆梦“微心愿”1.47万件。
培育典型示范
青铜峡市“东街大妈”组织基层理论骨干、草根名嘴、各类典型模范、致富带头人等宣讲力量200余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用满含泥土味的话语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好声音”传到了群众的心窝里。马萍就是这汇聚小善为大善队伍中的一员。让她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志愿服务可以在社区的积分超市兑换洗洁精、卷筒纸等日用品。她说:“做志愿者并不是为了回报,但看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社会认可,觉得很有意义。”
如今,吴忠市实行的积分制管理新模式激活了城乡治理的“一池活水”。小小的积分制,不仅“兑”出了城乡新面貌,也让居民的思想和生活习惯悄然发生着改变。庭院干净利落了,人少了,志愿者多了……大家都忙着用积分记录美德,用行动传递正能量。为让志愿服务活动无后顾之忧,吴忠市每年为志愿者统一购买保险,并投入资金扶持优秀项目落地到实践站。
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十分重要。“一朵兰花香沁全城”也成了吴忠志愿服务的代名词。受到总书记接见的利通区金星镇优秀志愿者王兰花,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更加积极,并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2020年6月,总书记来考察时,利通区的志愿者人数是6万多人,三年过去了,目前已发展到10万余人,每5人中就有1名志愿者。在王兰花等先进典型的引领下,吴忠市培育出“月月有光彩”“红草帽”“东街大妈”等志愿服务品牌38个,其中9个入选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12个项目获得全国奖项。
聚点点微光,汇曜曜星河。吴忠大地上,越来越多的“王兰花”正在用真情书写着温暖的新时代志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