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通区上桥镇吴吃堡城夜景。
11月6日,吴忠市组织的央地媒体“高质量发展·绿色吴忠”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利通区上桥镇牛家坊村。
摩天轮、彩虹滑道;农耕民俗文化博物馆、特色生态农业观光园……冬日的寒气挡不住人们前往吴忠市利通区上桥镇牛家坊村品尝美食、观光游玩的步伐。哈哈乐园、观光采摘大棚里有孩子们奔跑、嬉戏的身影;“荷间坊”“河畔人家”“老院子”“城南小院”等民宿农家小院烹出乡村美味,吸引着游客落座。
牛家坊村民宿集群夜景。
一个干净整洁、风光宜人的美丽乡村华丽“转身”,火热的乡村旅游不仅让游客实现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还带动了餐饮、民宿等服务业快速发展,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这正是吴忠市利通区上桥镇牛家坊村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产业结出的硕果。
哈哈乐园航拍夜景。
“春推木犁夏挥锄,秋舞镰刀冬抡镐”。11月6日,在位于利通区上桥镇牛家坊民俗文化村的牛家坊农耕民俗文化博物馆,犁、耙、石磨盘…一件件农具,一个个实物,传递着传统农耕的浓厚气息和悠久的文化根脉,吸引着采访团记者们的目光。
“这和我之前去过的博物馆太不一样了,以前是听爷爷奶奶讲他们小时候的故事,直到今天我才亲眼看见这些,有了更具体和生动的认识。”来自《宁夏日报》的年轻记者马磊说。
11月6日下午,利通区上桥镇牛家坊村党支部书记张少云驾驶村里的观光车,载着采访团的记者,详细介绍着村里的景物。正值深秋,一阵阵微风拂过,让人不觉有些寒意,可伴随着张少云的讲解和乡间景色的变化,大家的精神头起来了,不时地拍照记录,兴趣盎然地看着眼前的一景一物。
张少云是地地道道的牛家坊村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了生计,他做过家庭装修的小生意。后来做家纺生意,提着两个大蛇皮袋子,装着当时最流行的枕巾、被套和床单,从吴忠一路卖到矿区。后来,颇有经济头脑的张少云开始涉足建筑行业,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抓住机遇,生意越做越大。
南环水系全景。
张少云成了乡亲们眼中的“能人”,大家都希望跟着他一起干,乡镇领导也给他做工作。就这样,在大家的期盼下,张少云由一名生意人成为基层村干部。
“我赶上了好时代、好政策,所以要响应国家号召,先富带动后富,为家乡做点事情。”张少云说。
从2009年至今,张少云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带领乡亲们,使牛家坊村走出了“负债村”的泥潭,一步步成为“网红村”。
上世纪80年代的牛家坊大队门头。
2009年,张少云刚上任时,牛家坊村集体负债近70万元。危房、臭气熏天的沟渠、没有规划的村庄,着实让他头疼。可张少云硬是凭着一股子犟劲,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由党员干部牵头,整治村里的环境卫生,转变群众的思想作风。
“以前我们村里的闲散人员多,大家夏天找树荫、冬天找太阳,生活没有奔头。现在村里的环境变好了,人心也齐了,家家户户都在比着赚钱。谁家要是今年的收入不好,都觉得对不起党的好政策。”村民牛晓梅诉说着乡亲们的变化。
在牛家坊村建设美丽村庄工程初期,村集体拿到了6.8万元工程款,接着又承接了镇上240亩温棚的拆建工作,村集体收入1万多元。“这1万多元意味着负债70万的村子有了向前闯的动力。”张少云说。
2011年,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牛家坊村拿到了312万元拆迁款,不仅还清了欠账,也有了发展启动资金。村里建设了商用房,每年仅租金收入就有53万元。另一方面引进投资人,流转1480亩土地开展特色种植。2013年以来,牛家坊村利用紧靠吴忠都市圈的优势,按照“党支部+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农户”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旅游业,牛家大院、荷间坊、丫丫农庄等农家乐让区内外游客口口相传;每年4月份的“桃花节”、8月份的“荷花节”、9月份的“农民丰收节”、隆冬季节的“冰雪旅游节”等,让全季旅游在这里人气爆棚。
以前,牛家坊村的年轻人都想外出打工,如今,大家更乐意在家门口上班。“现在村里发展得这么好,大家住上了楼房,和城里人没啥两样。今年“五一”和“十一”假期村里来了两三万游客,就我这一个小摊位,每天的利润都在千元左右。守住家,就是守住财。”在“好吃街”经营烧烤摊位的马鹏说。
“这边虽然是旅游打卡地,但有的小吃价格竟然比其他地方低。我最喜欢这里的鸡翅包饭,好吃得很。服务态度好,增加了消费好感。”来自银川的大学生马佳宁和朋友将选购的小吃依次摆在干净的餐桌上,边吃边聊天。
当天, 在牛家坊村吴吃堡城项目建设现场,一期项目建设主体和外部装修已经完成,预计12月底投入运营。该项目重点打造古城新貌、特色餐饮、地方小吃、文化展示、特色农副产品展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高端民宿、夜市经济等特色区域,对牛家坊民俗文化村文旅、农旅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桃花节上精彩的文艺演出 。
近年来,牛家坊民俗文化村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结合地域特点、人文底蕴、资源禀赋,以乡村休闲农业为突破口,全面构建要素集聚、功能完备、多元发展的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体系,示范性地走出了一条以乡村旅游激活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振兴之路,实现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休闲农业产值达2亿元,增加村集体收入236万元,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500余人,辖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200元。该村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A景区”。2018年,牛家坊民俗文化村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被列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批服务业聚集区项目。
好吃街上的特色美食。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牛家坊。
好风景+好产业 ,上桥镇的农旅产业正在崛起。 “近年来,我们依托牛家坊民俗文化村服务业集聚区,辐射带动周边各村,将非遗展示、民俗传承、农事体验、观光休闲等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旅游+’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利通区上桥镇党委书记吴建林说。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基,优美环境是乡村振兴的最亮底色。上桥镇致力打造文旅融合新名片,把美丽田园转化为“美丽经济”,让美丽乡村真正成为吴忠市人民的“后花园”,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
记者|马宏萍 铁琴
责任编辑|马静雪
校对|邵玉璐
审核|毛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