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下,我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促进义务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为目标,以提升课堂质量、减轻作业负担、强化课后服务为重要环节,统筹推进“五项管理”“七项举措”,做好教育教学“加减法”,打好减负提质“组合拳”,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生态,助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11月23日,记者走进吴忠市利通区金银滩复兴学校纸三角插接坊,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大胆想象,制作出了一件件构思奇特、独具匠心的三角插件作品。
11月23日,在吴忠市利通区金银滩复兴学校纸三角插接坊,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出了一件件构思奇特、独具匠心的三角插件作品。
该校学生王思加手拿三角插件作品说:“这是我和两位同学一起制作完成的,我们相互帮助、沟通合作,实现了废旧纸张的再利用。”
“这一手工的创作空间较大,学生可以任意发挥,尽情地拓展想象空间,使他们的个性可以充分彰显。”教师马洋坦言,从简单的小三角拼接成一个精美的物件,能够激发孩子的自信心,认识到自己无穷的创造力。
在“创意劳动周”中,学校还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为根本,与吴忠市君粮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开展以“走进复兴大棚 观察菌类奥秘”为主题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以满足学生在基地内进行授课、观察、研究和实践等一体化课外实践学习任务的需求。
吴忠市利通区金银滩复兴学校根据《劳动教育课程标准》,以“创意劳动周”为依托,积极构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党建品牌引领下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创意劳动周教育新体系,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美好时光,收获劳动的快乐。
吴忠市第四中学观影社团组织学生观看电影。
“双减”政策落地后,吴忠市第四中学为了更好地平衡好“成绩好”与“身体好”之间的关系,根据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开设特色社团,增加了经典阅读、红色观影、艺术科普、劳动技能、体育运动等多项课外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实现“一生一课表”,确保课后服务质量。
吴忠市第四中学篮球社团组织学生进行体能训练。
吴忠市第四中学校长牛克成表示,“双减”落地后,学校社团的服务质量有了更加显著的提升,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为学生搭建了展示特长的平台,让学生感受到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良好校园氛围。学校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不断完善和创新课后服务方式,让课后服务更加丰富多彩。
吴忠市第四中学舞蹈社团正在排练舞蹈。
吴忠市第四中学同学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在图书馆看书。
在落实“双减”政策中,吴忠市兰亭中学实行教育教学、艺体教育“两翼齐飞”多样化特色化办学模式,聚焦“双减”提质赋能“五育”并举落地增效,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该校高三(18)班学生杨索菲燕从高一开始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加入校园拳击社团,经过专业训练,获得自治区青少年拳击锦标赛第一名的好成绩,目前已经拿到国家一级运动员证书。杨索菲燕说:“青少年拳击是一项非常有益的体育运动,能帮助我们增强身体素质、提高体能水平,对于今后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吴忠市兰亭中学的同学们在课后服务时间锻炼长跑。
吴忠市兰亭中学民乐团正在排练。
吴忠市兰亭中学副校长张海军介绍,今年3月份至今,学校师生在自治区第十六届运动会、全区拳击锦标赛、全区管乐比赛等20多项比赛活动中获得较好的成绩。根据每个学生的禀赋、潜质和特长因材施教,让“双减”政策落地落实,提升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吴忠市兰亭中学同学校园拳击社团进行拳击比赛。
近年来,市教育系统通过精准施策,在作业管理、课后服务和教育教学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包括“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设计展评、作业问卷调查等。这些活动评选出了50个优秀无纸化创新测评方案和632个优秀自主考试原创试题,为作业管理带来明显效益。全市义务教育阶段255所学校开展课后服务,130所学校纳入国家课后服务试点数据平台,统筹文化、体育、科技等资源,利用教育部“学有优教”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课后服务能力持续提高。
吴忠市利通区第三小学学生进行掐丝画创作。
记者|吴荣 见习记者 董泊麟
责任编辑|马静雪
校对|邵玉璐
审核|何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