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吴忠市红寺堡区国际农发基金贷款项目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工作,经过专家组严格评审顺利通过验收,标志着该区在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强劲动力。
6月9日,在红寺堡区高效节水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的辣椒种植基地,大棚内绿意盎然、生机勃发。“今年通过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辣椒植株在抗病抗疫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品质比往年更好,增产30%以上。”宁夏沙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怀巍说。
在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的樱桃番茄试验示范大棚,同样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今年,企业通过蚯蚓粪提升土壤综合质量及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实现番茄亩均增产8.2%以上,化肥农药用量减少20%以上。
“我们引进了七、八个新品种,用了蚯蚓粪、液体肥等,通过这一种植技术,基本没有裂果,病虫害减少了,口感比以往好很多。”宁夏果优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新刚说。
自国际农发基金贷款项目启动以来,红寺堡区始终紧扣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将新品种引进与新技术推广作为核心任务。项目团队结合红寺堡区独特的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从众多种质资源中精心筛选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辣椒、樱桃番茄等新品种。同时,围绕新品种特性,研发推广蚯蚓粪提升土壤综合质量、绿色综合防控等配套技术,不仅显著提升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更推动该区农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方向迈进。
“国际农业基金发展项目通过与宁夏大学合作,引进辣椒与小番茄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目前辣椒、小番茄的品质明显改善、产量大幅提高。今后我们将不断创新种植模式,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开辟产业致富的新路。”红寺堡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工程师席国术说。
记者:马一萍 通讯员:康国庆
见习编辑:高亚萍 校对:马宝勤
审校:何磊
审核:毛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