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看吴忠app

微信

吴忠官方微信

微博

吴忠官方微博

位置:首页 >推荐
吴忠:产业追“新” 向“绿”笃行

盛夏时节,万物丰茂,黄河岸边一片生机勃勃。

各个工业园区里,重点建设项目陆续投产;绵绵山色间,清洁绿电劲风涌动;蓝天白云下,光伏板熠熠生辉,一个个场景勾勒出吴忠经济发展的新轨迹。

近年来,我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切实肩负起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时代重任,加快建设绿色发展先行市、能源综合示范市,推动传统产业“蝶变新生”、新型产业“乘势而起”、未来产业“竞逐蓝海”,构建起独具吴忠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书写绿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向绿笃行,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6月22日,在吴忠市东星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绿色智能制造包装产业园建设项目生产车间里,智能化设备高效运转,拉丝、编织、彩印、接缝、打包……一道道工艺井然有序。“目前,一期项目试生产顺利,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全部建成后将实现销售收入5.6亿元,解决就业500余人。”该公司负责人顾文华说。

吴忠市东星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始建于2000年6月,主营业务为塑料包装制品的生产与销售。谁能想到,这家起步于农村的包装企业,如今已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塑料包装制品企业。

是什么让这家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顾文华告诉了我们答案:创新。

近年来,在数字化浪潮下,该企业意识到,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我们在生产设备方面加大投入,新增裁剪缝纫套膜一体机、全自动智能拉丝机组、塑料气压热成型机等自动化设备,产品附加值得以提高,实现销售收入年均增长30%。”顾文华介绍道,年产3万吨绿色智能制造包装产业园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主要为国内大型化工、煤业、冶金集团配套生产各类集装袋、各种型号塑料编织袋、涂覆料等,着力打造集包装研发、设计、生产、检测、流通、回收循环利用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包装产业链体系,力争建成西北地区一流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制造包装产业园。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产品和技术。在吴忠,越来越多的企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是过去人们对水泥生产企业的普遍印象。如今,走进宁夏青铜峡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传统的水泥厂形象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绿意盎然、整洁有序的现代化厂区。这些年,该公司先后投资1亿元,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智能制造,建设余热发电,消纳工业固废,开展烟气超低排放环保治理技术改造等,实现了减污降碳和增效益的协同发展,创建成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吴忠市精艺裘皮制品有限公司在宁夏滩羊皮绿色化清洁化生产加工技术方面不断突破,研发出“滩羊皮无醛无铬无害化鞣染关键技术”“无氯浸酸无醛鞣制加工技术”等多项创新技术,让滩羊皮加工制作工艺步入3.0无醛无铬少盐鞣制的新工艺时代。

宁夏丰泰永晟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大力推进生产工艺和设备改造升级、更新迭代,实施年产2500万米小提花家纺面料项目节能增效技术改造项目。先后引进高速喷气织机、自动络筒机、自动穿筘机等自动化设备,预计每年节省电费约100万元,有效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伤筋动骨”带来“脱胎换骨”,传统企业向“新”生长,打开产业发展新空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向新求变,竞速绿色低碳新赛道

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宁夏的现代煤化工和新型材料产业,风电、光伏、氢能等清洁能源产业,葡萄酒、枸杞等特色产业,要精耕细作、持续发展。”

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以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为主线,聚焦源网荷储统筹推进、一体发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正在逐步形成。

近日,走进吴忠市红寺堡区大河乡,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整齐排列的光伏板。这片蓝色的海洋,正是中车红寺堡200兆瓦光伏复合项目的所在地。“此项目不仅为当地提供了近3亿度的清洁电能,还有效减少了二氧化碳和氮化物的排放。”该项目经理刘斌介绍道。

宁夏发电潜力大,湖南用电负荷大,“宁电入湘”等新能源项目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去年,湖南能源集团在红寺堡区启动了一项大型光伏复合发电项目,该项目总装机容量高达300万千瓦,其中一期工程已率先展开,规模为100万千瓦。项目全部投产后,将通过宁湘特高压直流工程等高效输电通道,稳定地向湖南输送绿色电力,预计年发电量约60亿千瓦时。湘投新能源(宁夏)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金雄说:“一期100万千瓦项目计划今年7月30日并网发电,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约19亿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62万吨。”

近年来,红寺堡区抢抓自治区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机遇,依托丰富的风光、土地资源优势,在生产、储能、应用等多端协同发力,先后引进宁夏中泰6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上海采日储能、江苏华辰变压器和弘硕新材料等新能源项目落地,加快建设新能源产业集群。目前,红寺堡区(含太阳山开发区)新能源项目装机容量达561万千瓦。

新上一个项目,撬动一条产业链,形成一个产业基地,打造一个产业集群。在发展新能源产业过程中,我市注重推动产业链向下游硅片、电池、组件、储能等方向延伸,不断丰富拓展新能源场景应用,创造更多产品附加值。

盐池县紧紧围绕天然气精深加工的发展方向,加快建设宁夏中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宁夏氦能科技有限公司等项目,延伸发展超纯氦气、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等产业链条,打造全国氦气产业基地。

同心县立足当地自然条件优势,大力发展风光电储等清洁能源产业,相继引进英利能源年产2GW单晶高效光伏组件智能制造项目、上能电气(宁夏)有限公司10GW高效智能逆变器生产项目、宁夏德晖科技2GW超高效异质结光伏电池与2GW光伏组件生产线项目等,着力打造高端制造业项目集群,助力绿色发展。

吴忠太阳山开发区作为宁夏11个“绿电园区”试点园区之一,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持续优化风电、光伏、储能项目一体化布局,重点引进赛拉弗(重塑)等氢能制储企业,积极发展绿电制氢、绿氢合成氨等产业。

驭“风”而上,逐“光”而行,“氢”装上阵,我市不断厚植绿色低碳发展底色,迈上了新的产业赛道,发展动能不断集聚、产业集群加快形成。2024年实施各类新能源项目43个,完成投资78亿元,新能源装机规模1866万千瓦,占全区的45.2%,人均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1.6千瓦。目前,我市已并网电化学储能项目23个,总规模225.2万千瓦,并网规模位于全区首位,实现了绿电“有地存”。

产业向新、质量向优、增长向绿。面向未来,吴忠正以发展的“含智量”“含绿量”“含新量”提升产业的“含金量”,为高质量发展积蓄起更强大的动能。

记者:洪蓉

编辑:王艳蕊 校对:马宝勤

审校:何磊

审核:毛海涛

相关推荐

请先登录

取消
确定

最小化

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