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由“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和宁夏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学习强国”宁夏学习平台承办的“探秘西夏陵 走进新宁夏——‘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宁夏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吴忠市利通区,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地采访之旅。
部分省(区、市)党委讲师团及“学习强国”22家省级学习平台相关负责人、编辑记者共3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大家沿着“民族团结铸魂、产业文旅赋能、乡村振兴实践”的清晰脉络,用笔尖的温度丈量产业兴旺的深度,以镜头的广度记录文化传承的厚度,共同见证这片黄河沃土上各族儿女携手奋进的生动图景。
当天上午8时,采访团抵达利通区金星镇金花园社区。晨光中,这个居住着多个民族居民的大家庭,处处洋溢着和谐融洽的气息。
“看,那是我们的‘铁班长’!”金花园社区党委书记黎梦琦热情地指向一位正在活动室忙碌、笑容可掬的老人,“他是我们社区的‘明星’,也是各族居民的贴心人。”正说着,被大家亲切称为“铁班长”的退休老党员铁占明迎上前来,洪亮的声音里满是自豪:“我们社区啊,就是一个‘石榴籽大家庭’,甭管哪个民族,都是亲人。”
在“铁班长”的讲述和工作人员的补充中,金花园社区的“融合密码”清晰呈现:通过打造共享活动阵地、组织“邻里节”“百家宴”等联谊活动、提供精细化服务等方式,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各族居民在这里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亲如一家。
窗明几净的活动室里,老人们一起下棋、排练歌舞;绿意盎然的社区广场上,孩子们嬉戏玩耍——“铁班长”和所有居民用日常点滴诠释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为后续行程奠定了温暖的基调。
带着金花园社区的融融暖意,采访团来到吴忠市利通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这里通过丰富的图文史料、珍贵的实物展陈、沉浸式的多媒体体验,系统梳理了吴忠各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守望相助、在革命岁月里并肩战斗、在建设发展中同心筑梦的光辉历程。
一件件实物、一段段影像、一个个故事,生动展现了吴忠作为多民族聚居区,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繁荣发展方面的卓越实践。“这不仅是一堂深刻的历史课,更是一堂鲜活的思政课,让我们理解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这片土地发展进步的根与魂。”“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编辑张少杰深有感触地说。
产业振兴是民族团结和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走进宁夏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现代化、智能化的生产线正高速运转,灌装、包装、检测各环节精准衔接,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乳香。采访团成员透过参观廊道上的玻璃幕墙,目睹了吴忠牛奶产业蝶变中的科技力量。
“这里不仅是生产车间,更是吴忠牛奶产业实力的缩影。”公司负责人介绍道,作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伊利扎根吴忠,不仅直接带动了当地奶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稳定就业岗位,也成为展示现代乳业科技、普及健康理念的窗口。
吴忠素有“黄金奶源基地”之称,被誉为“奶牛的天堂、乳企的福地”,2025年上半年,全市奶牛存栏32万头,日产生鲜乳4800吨,均占全区的37%左右。全市现有规模奶牛养殖场126家,场均奶牛存栏2500头,规模化率99%。生鲜乳的平均乳脂率3.94%、乳蛋白率3.39%、体细胞数12.23万/毫升,抽检合格率连续11年保持100%,质量高于欧盟标准。
“长见识了!”“学习强国”宝鸡学习平台编辑部负责人黄河品尝着刚下线的新鲜乳品,由衷赞叹:“早就听说吴忠的牛奶好,今天亲眼看到这么现代化的生产流程,了解到如此严苛的质量标准和产业规模,真是名不虚传!这不仅是一杯好奶,背后是高科技的支撑、是大产业的格局,更是带动一方百姓致富的‘白色引擎’啊!”
时值中午,烈日当空,暑气蒸腾,却丝毫未减采访团探访的热情。踏入吴忠市利通区牛家坊农耕民俗文化博物馆,粗犷的木犁、沉重的石磨、精巧的木质播种耧车……一件件充满西北风情的特色农具静默陈列,诉说着黄河岸边先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智慧。
讲解员轻抚着老物件,向采访团讲述:“这些农具,是咱们黄土地上最朴实的记忆,每一道刻痕都印着祖辈的汗水。”博物馆用沉浸式的展陈,将绵延千年的黄河农耕文明画卷徐徐铺展。
“这些‘老物件’可是咱们乡村振兴的‘金钥匙’!”讲解员语气自豪地介绍。正是依托这些独特的农耕文化IP,吴忠市利通区上桥镇牛家坊村实现了华丽蝶变:从单一的博物馆,发展成集文化展示、生态观光、美食品尝、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昔日的农家院落变身雅致民宿,田间地头成了采摘乐园,村民的手艺成为畅销的文创产品。“现在不用出远门,在家门口就能靠‘旅游饭’过上好日子!”正在打理自家小院的村民杨兴民笑着对采访团说。
“园子里长的是绿韭菜呀,不要割呀……”一曲悠扬高亢的宁夏花儿,伴着缕缕茶香,从刘三朵八宝茶非遗体验馆里飘然而出,瞬间抓住了采访团的耳朵与心神。
循声步入馆内,只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薇娴熟地展示着传承的“三冲三泡”绝技——红枣的甘醇、枸杞的鲜亮、核桃的香脆、芝麻的清香,还有那点睛的冰糖与茶叶,在她翻飞的手指间精准配比、和谐交融。滚水倾注,茶料翻腾,馥郁的香气层层激发,氤氲满室。
“这杯茶里,盛着咱吴忠的风物,也泡着老祖宗的智慧。”杨薇捧起一盏刚沏好的八宝茶,笑吟吟地向采访团介绍。这里不仅是技艺的展演场,更是非遗活化的创新工坊。通过开发研学课程、设计时尚茶礼、拓展电商销路,这项承载着药食同源养生理念的古老技艺,正以崭新的姿态“飞入寻常百姓家”。“订单多了,咱本地农户腰包也更鼓了!”杨薇话语朴实,却道出了非遗赋能乡村振兴的真谛。
“花香茶香,不如这八宝茶香!”“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总编辑赵红细细品尝后,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亲眼看着非遗技艺这么讲究,亲口尝到这丰富的滋味和回甘,真是绝了!这小小一杯茶,是文化,是健康,更是乡亲们致富的好门路!”
“芳香经济”的甜头,在利通区上桥镇牛家坊村的玫瑰产业园里,正实实在在地化作了村民的笑颜和游客的惬意。采访团步入这片花海,粉的、红的玫瑰在夏日里肆意绽放,浓郁的花香扑面而来。“太美了!这香气让人心旷神怡。”“学习强国”江西学习平台编辑陈帆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深深吸了口气,举起手机忘情地捕捉着眼前这片涌动的花海。
这片芳香四溢的玫瑰园,深谙“一朵花的致富经”。“能看的玫瑰”今年新添了吊床、树屋、粉色帷幔等露营设施,变身“浪漫打卡地”,“能吃的玫瑰”则经匠心熬制成玫瑰酱。从枝头的观赏价值,到舌尖的美味体验,再到露营带来的休闲消费,这条融合种植、加工、观光、体验的产业链,让“花样经济”持续升温,花香真正变成了村民看得见的收益、游客摸得着的幸福。
行程尾声,夕阳为涝河桥的田野镀上一层金边。采访团走进涝河桥乡村生活体验区,映入眼帘的不再是传统农舍,而是一栋栋融入田园风光的现代化民宿。步入其中,原木色的家具透着自然气息,智能家居设备悄然嵌入生活细节,既有乡野的宁静,又不失现代的舒适便捷。
“真没想到,乡村民宿能这么精致又智能!”“学习强国”黑龙江学习平台编辑葛鹏轻触床头的智能面板,看着窗帘自动缓缓打开,窗外美景尽收眼底,忍不住感叹,“推开窗是田园牧歌,关上门是现代生活,这才是理想的乡村体验啊。”暮色渐浓,灯火初上的涝河桥民宿群,安静地诠释着乡村振兴中传统与现代的诗意交融。
一天的吴忠之行,行程紧凑,收获颇丰。采访团用笔和镜头记录下吴忠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挖特色文化底蕴、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壮阔实践。
记者:王思远
编辑:李瑞玲 校对:邵玉璐
审校:何磊
审核:马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