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看吴忠app

微信

吴忠官方微信

微博

吴忠官方微博

在党旗引领下阔步前行——全市基层党建工作综述

    “七一”前夕,市公安局政治部党支部以“接受红色教育,重温红色记忆”为主题,赴盐池县革命烈士纪念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参观盐池革命历史纪念馆和红色文化收藏馆,在盐池解放纪念碑下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党员民警爱国主义情怀。吴海燕 摄

    吴忠网讯(记者 马淑玲)

    傍晚时分,青铜峡市峡口镇谭桥村党建主题广场成为村民最喜欢去的地方,健身器材上锻炼的群众,党建文化长廊里闲谈的村民,一派和谐自然、温馨惬意。

    近年来,该村实行“党建引领+积分制”管理制度。在每家每户大门口挂着“笑脸积分牌+党员户”、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等各种不同规格的公示牌,牌子上详细公示家庭环境卫生、志愿服务情况……加强基层党建的有益探索和创新之举,是我市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吴忠市各级基层党组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全区组织部长会议精神,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持续强功能、抓基本、补短板,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守初心 担使命

    6月29日下午5点,准备开办活鸡零售店的个体户田文倩在吴忠市政务服务中心办妥了全部手续,“卖活禽有好几年了,这次按照要求来办执照,半个小时就办完了 。”田文倩没想到现在老百姓办事这么方便。田文倩口中的“方便”,正是吴忠市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成效之一。

    吴忠市政务服务中心认真梳理企业办证、群众办事过程中流程多、材料多等堵点问题,大力推进“不见面、马上办”审批制度改革,创新推行“容缺受理”“一窗受理”等服务,80%以上事项可实现“不见面”办理,90%的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70%的事项可“全程网办”,300多个便民事项实现“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

    自主题教育全面启动以来,吴忠市将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项重点措施”有机融合、一体落实。

    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市委常委会以上率下,带头举办学习班、开展专题研讨,建立会前“党纪党规学习一刻钟”制度,每周固定两个半天集中学习,带动全市各基层党组织围绕政治建设等8个专题开展学习研讨6740场次,开展“四项教育”21万人次,在市委党校示范培训200余名各领域党组织书记,带动基层培训600多期、集中培训党员2.2万余人。

    找问题、查短板、谋对策。市级党员领导干部围绕35个调研课题,带头调查研究、检视问题、讲专题党课,示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形成调研报告1754篇,检视问题5.6万余条,即知即改3.6万余条。市、县联合整治黄河“四乱”问题161个。

    在坚决落实中央、自治区专项整治任务的基础上, 我市围绕群众反映的难点、痛点,聚焦广大市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印发13个专项整治方案,细化76个问题238条措施,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回头看”, 解决了一批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吴忠市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整合资金19亿元,实施农村公路、危房危窑改造等380多个项目,着力攻克脱贫攻坚难点。下大力气解决拖欠征地拆迁补偿款、老旧小区改造、市区停车难等一批有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出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见和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具体措施,大力推进“不见面、马上办”审批制度改革,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今年, 我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聚焦重点企业复工复产,制定出台了《吴忠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和稳岗就业若干措施》《吴忠市稳定和促进就业措施》等政策性文件,通过资金扶持、社保补贴、搭建平台、就业援助等措施,促进就业创业。截至目前,为3570家参保单位减、免、缓征社会保险费1.26亿元,惠及职工60941人;为全市532家企业,返还金额1009.26万元,惠及职工35698人;共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6万人,累计收入121887万元;租用109辆(架)专车(机)运送返程复工及外出务工农民工2332人。

    注重实效,温暖人心。吴忠市始终守初心、担使命,坚持利民为民取向,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效提升了主题教育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向心力。

    疫情防控一线显担当

    6月29日15点40分,乘坐城际9885次列车的乘客陆续走出站台,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治超站副站长金勇和同事开始忙碌:测量体温,查验身份证件,登记来吴信息,核对手机号码。

    自1月22日吴忠高铁防疫检查站成立以来,每天从 6点至23点,金勇和同事们一直坚守着 。

    肤色偏黑、有些腼腆的金勇把自己的执著坚守当成最重要的任务,他说,我们已经坚守150多天了。在这个特殊的岗位、特殊的时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勇挑重担。

    疫情是大考,危急险阻面前,检验着每一名党员干部的政治品质和能力担当。

    1月29日,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联合下发 《关于组建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深入社区开展工作的通知》,推动党员干部往前沿阵地走、防控力量向一线下沉。

    “集结号”一出,一呼百应。全市各市直部门单位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市直机关党员积极参与、自愿报名,纷纷递交“请战书”。仅用一天时间,市直机关及区属驻吴各单位共组建下沉社区党员先锋队157支,全建制下沉22个社区、202个值守点,实现全市社区全覆盖,与基层干部群众共同构筑疫情防控坚固防线。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任立兵是先锋队副队长。在利通区星河嘉城小区值守期间,他服从社区党支部安排,在全面做好各项防控措施的同时,帮助社区查问题、想对策。在防控物资最紧缺的时候,他协调为社区购买防护口罩30个、高浓度消毒液20公斤,支持防疫工作经费2000元。在第二轮入户排查时,他主动认领了小区最高一栋楼,为下沉社区的20多名干部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既然是下沉,就要一沉到底,不能等着‘被安排’,要积极主动配合社区的工作,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任立兵说。

    利通区古城镇怡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夏喜芬感慨地说:“下沉机关干部帮我们廓清思路,真正做到了用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社区防疫工作。可以说,有了下派干部,我们社区的防控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居民心里才有底。”

    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市委提出基层党组织“六个坚决做到”、党员干部“七个带头”、驻村工作队“四个一律”等有效做法,推动成立临时党组织843个,组建党员先锋队1461支,设立党员先锋岗2271个。

    所有参与村、社区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员,接受村、社区党组织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

    市委组织部聚焦强化社区统筹能力,示范指导利通区永昌社区、清宁河社区制订“划片包干、责任到人”工作清单,带动各社区明确任务、压实责任,抓细抓实各项防控工作。红寺堡区36个部门(单位)党组织书记变身“片区长”“网格长”,共同抓好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全市228名驻村第一书记、480名工作队员,“逆向而行”奔赴派驻村,发动村“两委”干部、党员、护林员、网格员等组成党员先锋队243支,全力以赴打好乡村一线疫情防控阻击战。

    为树立典型、表彰先进 ,市委分两批表彰疫情防控工作优秀共产党员85名,审核推荐“我身边的战‘疫’模范”集体77个、模范个人153人,慰问一线党员干部1565人,号召全市5.2万余名党员捐款766万余元,有效构建了联防联治、群防群治工作合力,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最前沿高高飘扬。

    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稳步提升

    6月29日上午9点,同心县下马关镇党委副书记王震来到他包抓的上垣村。因为村养殖基地选址,前期还有几户村民的思想工作没做通,王震这次“亲自出马”,再和村民见面好好谈。

    今年刚三十出头的王震是市委办下派干部,挂职一年来,他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历练的沉稳笃定了许多。用他自己的话说:“ 始终牢记组织嘱托,时时处处从严要求自己。”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像王震这样的下派干部进一步充实了基层工作力量,带去机关好的经验和方法,有效促了进基层工作更好发展。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抓好基层党建,才能让党的执政根基稳如磐石。

    市委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持续推进各领域党建提档升级。

    农村基层党建提质增效。我市扎实推进农村“三大三强”行动和“两个带头人”工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选优派强管好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区、市、县联动选派674名工作队员、219名第一书记驻村扶贫。2019年以来,先后调整68名驻村干部,召回2名帮扶成效不明显、群众满意度低的驻村干部。

    坚持把基层治理作为重要任务,分类别定措施、差异化抓推进,农村围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重点任务,研究制订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五个重点问题的“16条意见” ,集中整顿提升195个“班子软”“管理乱”“治理弱”的后进村 。

    加快实施中央、自治区扶持壮大的185个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目前,97.6%的村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剩余12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村逐村建立台账,今年年底前全部销号。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坚强有力的党组织,正在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主引擎”。

    城市基层党建更有“温度”。以基层党建示范市创建活动为契机,认真落实“五联五化”机制,制订创建工作任务分工方案和推进计划表,细化措施,逐一明确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 深化机关基层党组织、在职党员社区“双报到”活动,657个部门(单位)党组织结对共建62个社区,9000余名在职党员常态化到社区报到。新成立8个城市社区,公开招录40名社区工作者。全覆盖建立街道“大工委”、社区“联合党委”,探索推行社区党委(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单元党员中心户四级网格体系。

    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各领域党建工作全面进步。深入实施“五强五促”行动,集中开展“两个覆盖”质量攻坚活动,采取单独组建、片区联建、派驻帮建等方式,推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达到75.3%和69.9%,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530余名,党的工作覆盖率达100%。在深入开展国企“三好一促进”的基础上,部署开展“六化六提升”行动,深入实施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严格落实自治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各领域党建活力不断增强。

    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

    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顺应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提出的重大课题。

    我市坚持把加强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作为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的关键,精准发力、强化措施、真抓实管。

    抓基层党组织班子特别是书记队伍建设,发挥头雁作用。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明确人选标准9类“负面清单”和免职的10种情形,坚决调整不胜任不合格村党组织书记72人,从致富带头人、创业返乡人员、退役军人等“能人”“强人”中选拔村书记227名,从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67名干部到村任书记,在红寺堡区、利通区公开选任24名村书记,认真落实“书记培养书记”责任机制,建立1159名村书记后备人才库,积极探索破解村书记人难选、难选人问题的途径。建立村“两委”干部县级联审机制,联合纪委监委、公检法、民政等部门对村干部全覆盖进行资格联审,清理不符合任职条件的村“两委”干部171名全部补齐配强,有效净化了村干部队伍。

    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创新模式、强化举措,不断提高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工作水平。 整合党建网络资源,用好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两微一端”等新媒体,试点在市直机关及利通区搭建市、县、乡、村(社区)四级党建管理平台、站点243个,建成497个行政村、71个社区和115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打造覆盖全市立体式党员教育工作阵地。整合党(团)员创业致富资金、党内关爱资金200万元,用于扶持党员致富带头人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无评论

请先登录

取消
确定

最小化

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