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看吴忠app

微信

吴忠官方微信

微博

吴忠官方微博

黄河安澜 百姓安乐——黄河最恋是吴忠系列报道之四

“这就是主河道,观测旁边护角的地方,把这个护角拉近,看一下有没有塌陷的地方,主要是护坡和沉陷。”作为老水利工作者,马学林站在护栏边,仔细观察着主河道。

8月26日早上8点,吴忠市水务局总工程师马学林和同事赵光博、杨家文来到南干沟入河口,巡河看堤。这次与往日不同的是,他们用无人机对黄河堤岸、护脚进行“体检”,确保汛期黄河堤岸的安全。

工作33年,治理黄河33年,在56岁的马学林眼里,最美是黄河。

黄河流经吴忠69公里,有30多公里在吴忠城区流淌。

得益于黄河水的滋养,吴忠钟灵毓秀,物产富饶,被称之为“塞上江南”。日夜奔流不息的黄河水,与这方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与这个西北小城共生共荣,彼此包容和谐,黄河安澜,吴忠祥和,百姓安乐。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的就是河道的摆动。吴忠黄河段,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时,河道不固定,两岸没有群众活动的场所,防洪工程仅限于保障堤坝的安全。如今,黄河吴忠城市段堤防工程集防汛、道路、景观、旅游为一体,造就了吴忠黄河段独特的魅力。

近年来,我市实施黄河综合治理工程,通盘考虑“水治理、水环境、水景观、水生态、水经济、水文化”,按照河、水、岸、林、路、景“六位一体”的综合功能规划。先后投资9.5亿元,分期实施了黄河城市段堤防工程、河道整治工程、护岸工程。 

“这个地方以前就是一片滩涂地,杂草丛生。黄河城市段堤防工程是按照50年一遇黄河洪峰的标准打造的。”马学林指着黄河堤防工程漂亮的砌护栏、林带说。

黄河吴忠段综合治理工程从根本上改善了我市城区段河道堤防薄弱的状况,初步归顺河道流路,控制了河势摆动,减少了洪凌灾害和河道塌岸损失,让水韵吴忠大放异彩。

曾经的南干沟排出的是黑臭水体,经过治理,如今旧貌换新颜,水清、岸美、树绿、景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吴忠市新的网红打卡地。黄河穿城而过,让吴忠更加贴近自然,人和水的故事每一天都在这里上演。

今年40岁的宗呼呼,是来自河南焦作市的太极拳老师, 6年来,他经常带学生到吴忠滨河体育公园练拳。

从焦作到吴忠,宗呼呼更享受的是这一份对黄河的眷恋,感受到的是母亲河带来的新气象。

“打太极拳讲究的是天人合一,对环境要求很高,黄河边空气好,安静,是个练拳特别好的场所,在这里练拳很容易找到气感 。”宗呼呼说。

2019年,吴忠市成功入围全国第二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全面打响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精打细算保护好地下水,用好天上水,让母亲河母体更健康。

8月26日上午11点,吴忠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宋玉珍,又一次来到吴忠市区再生水管道改造项目施工现场督导,加快推进节约黄河用水工程的进度,更快、更好地保护黄河。工程开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基坑开挖正快速推进。这个投资6200多万元的项目,将让我市每天5万立方米的污水尾水得到循环利用。

黄河让吴忠变得灵秀,吴忠人时时刻刻在呵护着母亲河。

宋玉珍说:“在 ‘十四五’期间,我们计划要实施雨污分流治理,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这将是对母亲河最好的保护。”

吴忠的美在黄河,吴忠人的爱也在黄河,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天蓝、水碧、鸟语花香,这是母亲河的恩赐。我们畅享黄河魅力,我们更要共同守护塞上江南的这份安澜。(记者:马宏萍  蔡宁曦  陈杰  马淑玲)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无评论

请先登录

取消
确定

最小化

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