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看吴忠app

微信

吴忠官方微信

微博

吴忠官方微博

奏响和谐乐章——吴忠市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略记

金秋九月,瓜果飘香。靓丽吴忠,祥和温暖。

  今日之吴忠,广袤大地处处演绎着手足相亲、肝胆相照的动人故事,处处奏响着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和谐乐章。在这里,各族群众同住一个村、一栋楼,孩子同上一所学校、同住一个宿舍。无论在红彤彤的枸杞地里,还是在热火朝天的节庆活动中,各族群众相邻共居、守望相助,彼此间亲如一家。

10月10日,在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利宁社区阅览室,居民在为孙子挑选儿童读物。利通区各族群众你来我往、频繁互动,在交往交流、互学互鉴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丁宝萍 张丽坤 摄

“滴灌”教育 凝心聚力谱新篇

  胡服骑射、昭君出塞等民族团结历史故事在民族团结长廊抬头可见,吴忠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历程图清晰地展现在公园入口处……来到吴忠市民族团结主题公园,人们除了能享受静谧的园林美景,还可以感受到各民族大团结的魅力。

  9月28日,在吴忠市民族团结主题公园,市民锻炼完身体后,被公园内一幅幅精美的宣传画吸引了目光。市民李学忠说:“咱们吴忠的民族团结工作做得好,宣传得也好。我现在锻炼完身体后,就会到这里给孙子讲宣传画上的内容。”

  今年以来,我市以“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守好促进民族团结生命线”为目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展示“五个一”系列活动,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我市精心策划,在乃光湖广场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主题公园,通过七个版块,展示了中央领导对民族工作的重视、我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历程、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民族团结工作发展蓝图、民族团结历史故事、56个民族展示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效果。

  多年来,我市注重在宣传引领上做文章,在助力发展上见实效,在强化保障上见真章,打造了创建工作新模式。走在吴忠的大街小巷,社区有民族团结小广场,机关有民族团结宣传墙,商贸区和旅游景点有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视频……吴忠市分领域、“滴灌式”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十进”活动,使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利通区金星镇富平社区党支部书记杜立梅说:“我们将民族团结宣传融入到居民的生活中,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将大家的心凝聚在一起,把民族团结的理念和思路熔铸为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

播撒种子 民族团结从娃娃抓起

  9月23日,在利通区第七小学,该校利用教室外墙及走廊打造了“中国梦”一系列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礼仪供孩子们学习。同时把民族团结教育与办学理念、课堂教学、拓展类课程、学生生活实践紧密结合,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征文、“知我民族,爱我中华”主题教育知识竞赛等系列教育活动,让民族团结走进课堂、走进师生心里。

课间休息时,该校学生高馨怡来到读书角,翻开了讲述民族团结故事的书籍。高馨怡说:“学校经常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班里还开了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了解不同民族的饮食、服饰、习俗,我感觉非常有趣。”

  青铜峡市第四中学校长汤莹丽坚持把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教学、融入课堂,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根植于孩子们的心中;

  利通区第十一小学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活动,让各民族孩子在共同学习生活中把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认同中华文化的理念根植于心、伴随成长……

  我市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开拓孩子们的眼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团结意识,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少数民族一家亲的凝聚力和民族文化的魅力。

  守望相助 各族儿女手足情深

  9月27日,秋季的吴忠格外美丽。一大早,家住利通区星河锦城小区的回族大妈赵秀莲的电话就响了。电话那头是年过六旬的汉族大妈李慧兰。

  “赵姐,这会外面空气可好了。老地方,一起锻炼身体啊。”和往常一样,同住该小区的李慧兰热情相约。

  “好的,等会儿我们在小区广场见。”10分钟后,两人一同出现在社区。

  赵秀莲说:“自从我们在邻居节上认识后,就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平时,我们都会在一起聚聚。”

  赵秀莲口中的邻居节如今是利通区民族团结工作的品牌。也许在很多城市,住在单元楼里的人们常常“对门相见不相识”。而利通区各个社区一直坚持举办邻居节,让楼房里的居民走出楼门相交相知,成为朋友。大家切磋厨艺,交流生活中的各种技能,彼此取长补短。

  在该小区广场,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声,赵秀莲和李慧兰一起跳起了广场舞。趁着中场休息的时候,李慧兰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一盒月饼,她笑着说:“赵姐,马上就要过中秋节了。我特地给你买了月饼,提前祝你中秋节快乐啊。”

  “哟,是我最喜欢的口味,还是你最懂我。”赵秀莲笑着说。

  自该小区建成后,在一次偶然的交往中,66岁的赵秀莲和李慧兰因兴趣一致,成为了好朋友。十多年的相处中,两人不是姐妹甚似姐妹。坐在小区的文化长廊里,说起李慧兰,赵秀莲笑意盈盈,她说:“别看我们民族不同,但是关系好得很。我有两个孙子,一个四岁半,一个七岁半,平日里,照顾两个孙子会很累,慧兰都会主动帮我照看,减轻我的负担。有个头疼脑热,她也总是嘘寒问暖。有啥不顺心的,她也总是时时开导我。有她这么一个好妹妹,我心里热乎得很。”“瞧你说的,你还不是一样对我好。好吃好喝的东西,你也没给我少送。我遇到啥难事,你也是忙前忙后的。”李慧兰笑着接过话茬。

  赵秀莲和李慧兰的姐妹情谊只是我市各民族团结亲如一家的一个缩影。在吴忠,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同样的文化传统,同样的价值认同,共享美好生活的愿景,演绎着无数动人故事。

  9月24日,在红寺堡区扶贫车间,66岁的回族大妈喜桂花正在粘贴纸箱。在她身边的,是她的汉族好姐妹苟金花。她说:“每天来这里上班的时候,我都会和她一起来。一路上,说说话,心里也高兴。”“我们俩民族不同,但是有说不完的话,关系好得很呢。”苟金花笑着说道。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我市将实施常态化推进,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众化筑基,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精准化聚力,进一步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物质基础;人文化铸魂,进一步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体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质效,着力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守好民族团结生命线,让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让民族团结成为吴忠最亮丽的底色。(记者 丁宝萍 张丽坤)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无评论

请先登录

取消
确定

最小化

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