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吴忠市把工业经济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和工业强市战略,持续推进工业提质扩量,大力做好调转增融“四篇文章”,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日前,在吴忠市同盛化工有限公司控制车间,技术工人每天通过大屏幕对企业生产中的设备运转、质量数据、温度调节等流程进行实时监控、远程监测。
同盛化工是吴忠一家规模较大的电石生产销售企业。“十三五”以来,该企业陆续投资2.8亿元,建设电石炉尾气回收及可燃固废物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密闭电石炉技术改造项目、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项目,并对在用的所有环保治理设施进行提标改造升级,技术水平在同行业名列前茅。目前,该企业年产电石24万吨,可实现销售产值8亿元,成为自治区节能降耗先进企业和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豹说,经过5年的规划发展,企业的产值和利润翻了一番。
吴忠仪表有限公司是我国控制阀行业的龙头企业。“十三五”初期,企业搬迁至吴忠仪表产业园,投资30亿元建设新厂区,具备了年产30万台(套)控制阀的制造能力;新建8万平方米的铸造中心,达到每年两万吨铸件的生产能力。通过技术创新,企业在高端阀门应用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成为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该公司总经理杨占富说,从2016年到2020年,企业每年的销售额都能增长20%至30%。
“十三五”时期是吴忠工业经济主动适应新常态,增强创新驱动发展动力,着力改善供给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时期。市委、政府时刻把工业经济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把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培育先进动能、推进绿色发展、推进工业集群式发展作为重要抓手,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和工业强市战略,认真实施《吴忠市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持续推进工业提质扩量,全力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期间,吴忠市共引入实施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30个,建成投产175个,实施投资2000万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110个,建成投产95个,技改投资增速保持在15%以上,对既有产业千方百计激发活力,支持宁鲁石化等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实现转型升级。一大批重点项目的落地见效,构建了以健康食品、装备制造、现代纺织为主导,以电力、能源化工、冶金建材等为重点的“3+X”产业体系。
“十三五”以来,吴忠工业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运行态势,规模以上企业338家,产值过亿元企业106家,太阳山开发区、宁夏金积工业园区、宁夏青铜峡工业园区产值均超过了百亿元,工业经济为吴忠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记者 丁保洪 何欣)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