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基础医疗硬件水平是改善老百姓看病就医环境的重要民生工作。“十三五”期间,我市着力提升各项基础医疗硬件水平,修建、改扩建医院,增加各乡镇医疗设备投入,从多方面提升我市公立医院和乡镇医院服务水平和质量,改善就医环境,群众幸福感逐步增强。
10月24日,吴忠市人民医院内,一站式服务导医台、有序的就医环境、电子叫号系统……新的医疗环境让前来看病的患者充分感受到了市人民医院的变化。该院副院长杨海涛说:“本院于2016年顺利搬迁至新院区,医院规模进一步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医疗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等进一步提升,门诊量、住院人次、服务明显增加,学科建设与教学科研实力也得到了发展,实现了医院规模与内涵建设同步提升。”
“康复科当时在老院的东边,环境简陋、地方小、设备少,我们那时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展现代康复治疗的。如今,新医院是个综合性大型医院,环境优美、软硬件设施齐全。目前,我们引进了比较先进的康复设备,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在吴忠市人民医院工作了12年的医师田新利说。
吴忠市人民医院的搬迁,只是我市在提升医疗基础服务工作的其中一项。在这同时,我市还加大对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基础医疗设施投入,改善医疗环境,提升服务质量,真正实现了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病。
“‘十三五’期间,我院通过改善就医环境、更新医疗设备等方面,为辖区居民提供便捷、优质的医疗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利通区金积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朱涛说。
家住吴忠市利通区金积镇丁家湾村的田希文说,以前,金积镇中心卫生院的医疗环境差,很多科室都没有,大家只能跑到吴忠看病。现在不同了,小毛病不出村,一般伤痛乡卫生院就可以治,报销也非常方便。
“十三五”期间,全市先后完成了吴忠市人民医院、吴忠市妇幼保健院迁建,红寺堡区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新建以及青铜峡市中医医院改扩建等项目。全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业务用房标准化建设覆盖率分别达到100%、96.2%、97.1%,设备配置标准化覆盖率分别达到100%、96.8%、58.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方位推进健康促进工作,大力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进一步巩固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救助制度,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多实惠。(记者 庞芳 洪蓉)
相关推荐
-
2020/11/02
-
2020/10/30
-
2020/10/29
-
2020/10/29
-
2020/10/29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