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的退休老党员陈斌是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裕西社区志愿者,最近,他又多了一个身份——吴烟小区楼道“红管家”。“又干宣传、又搞服务……工作虽然繁琐,但干得有劲。”11月17日,正在楼道里转悠的陈斌说。
一直以来,吴烟小区在卫生、治安等方面的管理都存在一定难度,如何破题?如何让社区党组织、小区业委会、志愿者等共同发力,同频共振?裕西社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新模式,将吴烟小区作为试点,首推楼道“红管家”,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在吴烟小区,像陈斌这样的楼道长目前共有20名,社区向楼道“红管家”颁发聘书、工作牌以及工作包、雨伞等“五小件”标配,实现每个楼道都有专人常态化负责管理。
目前,这20名楼道“红管家”以退休老党员为主,他们身兼宣传员、信息员、服务员、调解员、监督员、示范员“六大员”角色,为基层组织力提升、社区治理提级、管理服务提质赋予“红色动能”。
有了楼道“红管家”,会有什么不一样呢?家住吴烟小区3号楼3单元的居民郭清娟说,她是真真切切感受到有了楼道“红管家”带来的方便。11月16日,61岁的郭清娟发现卫生间面盆的水不断外溢,自己试着修了好几遍,仍然不起作用。老伴身体不便,找谁帮忙呢?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新建的楼道微信群里发了一条求助消息。本来以为这条消息会“石沉大海”,没想到,楼道“红管家”第一时间回复了她。“不到5分钟,楼道‘红管家’就上门来查看情况。不到半小时,这个困扰我的难题就解决了。”提起楼道“红管家”,郭清娟竖起大拇指高兴地说。“我也想夸一夸楼道‘红管家’。以前,我们小区邻里间常会因为噪音等问题而闹得不可开交,有了楼道‘红管家’后,他们积极发挥沟通协调作用,促进了邻里和睦。”居民马丽丽说。
楼道“红管家”丁贡保说:“我们20人做了分工,几乎每个楼道都有微信群。如果遇上邻里纠纷、居民咨询等问题,我们能解决的事情就当场解决,无法解决的就汇报网格长协同解决,做到小事不出楼道、大事不出网格。”
让脏乱的小区洁净起来,让陌生的邻居熟悉起来,让分散的力量凝聚起来,让党的建设有了“温度”……如今,楼道“红管家”在小区工作中作用日益突出,居民对他们的认可和依赖也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
相关推荐
-
2020/11/13
-
2020/11/11
-
2020/11/05
-
2020/11/02
-
2020/10/29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