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派出所工作和社区警务改革,作为推动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切实把基层做强、把基础做实,不断夯实打牢平安建设根基,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今年以来,吴忠市公安局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从组织、运行、职责、保障、支撑五方面,持续加强新时代派出所工作和深化警务机制改革,推动平安建设质效稳步提升,为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高基层治理能力贡献公安智慧。
以建谋治打造派出所组织体系
2020年年初,市公安局党委积极争取市委、政府的支持,研究出台《加强新时代吴忠公安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将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推进,推动公安基层基础上升为“党政工程”。
全面深化派出所改革,市公安局研究制订了改革实施三年规划,从制度保障、机制建设、力量配备等方面推动派出所工作发展更加系统、更可持续、更有实效;实体化运行市、县两级公安机关社区警务管理中心,进一步提高基层基础规范化水平。
12月21日,利通区东塔寺乡党委副书记、东塔寺派出所所长马少新再次来到该乡综治部门,沟通岁末年初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发动乡村干部、网格员参与,确保辖区社会治安和谐稳定。
今年以来,市、县两级公安机关积极争取党委支持,全市43名派出所所长“进班子”兼任乡镇(街道)党委副书记,359名社区民警“进支部”进村(社区)“两委”班子,以党组织融合发力,加强区域社会治理力量统筹,广泛凝聚综治干部、网格员、调解员等社会力量到群众身边解决问题。
为优化完善警务区布局,该局把全市3475个网格对应到118个警务区,逐人划定“责任田”,建成标准警务室95个,依托综治中心在村(社区)设立警务工作站107个,设立工作席位359个,将警务室打造成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
以防促治完善派出所运行体系
11月3日,盐池县公安局冯记沟派出所根据辖区盗窃警情,通过指挥室精准研判,加大辖区巡逻检查力度,于两日后将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
在推进派出所改革中,市公安局在全市29个20人以上的派出所设立综合指挥室、社区警务队、案件办理队,形成以“一室”为中枢、“两队”为双轮的警务运行模式,扁平化、常态化开展打防管控工作;在17个20人以下的农村派出所推行“一警多能”模式,大力培养一警多能、一警多用的“全科警察”。
“每天看到民警带领‘红盐义警’在学校周围巡逻,我们家长心里感到很踏实。”盐池县第一小学学生家长王军高兴地说。
防范胜于打击,少发案胜于多破案。市公安局将警务模式由“打击侧”向“防范侧”转变,聚焦用力专业警种与派出所协同作战,加强专业警种与派出所在力量、手段、战法等各方面的捆绑协作;构建市局、分县局、派出所指挥研判室三级情报指挥架构,定期向派出所推送案件高发区域“热力图”和情报产品,调整巡防打击勤务模式,着力“抓现行、打团伙、降发案”。今年1至11月份,全市命案、刑事、八类、侵财、盗窃案件同比分别下降41.7%、13.5%、3.2%、16.6%、34.6%,刑事案件零发案村(小区)占比达到36%。
12月18日早晨,在利通区公安分局朝阳街派出所综合研判室,所长王涛组织社区警务队、案件办理队民警对前一日发案情况进行研判,部署打击防范工作。这也是市公安局深化派出所改革的一个缩影。
市公安局在全市19个基层派出所开展不办理刑事案件改革试点,探索建立了刑事警情接处警衔接、刑事案件受案立案移交等六项工作机制,做好派出所不办理刑事案件后的整体切割准备工作。改革试点以来,派出所接报警总量、矛盾纠纷、刑事警情、可防性案件、治安案件环比分别下降9.5%、15.6%、9.72%、20.5%、4.2%。
以服助治重塑派出所职责体系“‘菜单式’调解让我省去了打官司的麻烦。”日前,货车司机高军在施工现场对红寺堡区公安分局红寺堡派出所鹏胜警务室社区民警王力鹤说。
11月初,高军在拉运土方时,由于石块滑落造成车辆损坏,为此发生纠纷。王力鹤第一时间介入调解,让当事人“点单”信得过的调解员参与调解。几个小时的调解,让一场可能提起诉讼的纠纷平息化解。
目前,全市推出了利通区“三心三勤三联”工作法、盐池县爱心积分超市、同心县警民驿站等13个典型经验做法;在全市202个警务室(站)建设“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代办点,在全区率先完成“智慧警务室”全覆盖,持续提供24小时不打烊服务。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市公安机关健全完善“1+X+N”社区警务工作模式,将全市246名禁毒专干和453名网格员充实到社区警务工作力量,实现了全市一村(社区)一警全覆盖;组建了群防群治队伍561支4898人,实现了“一位社区民警组织牵动近百名群防群治力量”。
“每化解一个矛盾,社会就会更和谐一点,警民关系就会更进一步。”同心县公安局豫海派出所所长谭兴发说。
“警民联调”“警律联调”“人民调解进驻派出所”等矛盾纠纷联调化解机制不断完善,全市公安机关扎实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行动,社区民警主动下沉警务区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从源头防控“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以智赋治建设派出所支撑体系
10月31日,利通区金星镇朝阳小康村附近发生了一起殴打他人的治安案件,民警到达现场后,违法行为人已经离开。现场有群众向民警反映,打人男子住在小康村里。民警立即登录利通区实有人口登记系统APP进行检索,一分钟后便成功锁定了违法行为人。据统计,自该系统运行以来,小康村发案率同比下降了50%。
市公安机关主动创新行业场所管理,研发行业场所分级管理APP,对全市1300余家行业场所进行等级评定、分类管理、动态调整,并以“一标三实”信息采集为载体,全面排查重点场所,走访登记“一标三实”信息106万余条,较去年同期增加24.1%。
全市17个派出所整合辖区公安自建视频和社会视频资源,在接警大厅建设“视频墙”,实现视频、情报等资源权限和应用系统的前端整合,推动派出所研判、监控、指挥处置一体联动、战术协同。“探头站岗、智能巡逻”已成为治安防控新常态。
12月1日,同心县豫海镇商城的王某报案称,其经营的手机店7部手机被盗。接到报警后,民警通过视频追踪,于12月3日将4名嫌疑人抓获,7部被盗手机如数追回返还报案人。
今年以来,吴忠市推动以各类场所、小区的视频监控盲点社会化安装为补充的“地网”工程,建成“地网工程”示范小区100家,民警在派出所或警务室就可实时掌握辖区治安动态,以最小成本实现最大防范。据统计,已通过视频破案1586起,抓获网上逃犯11名。
以奖励治构建派出所保障体系
“说真的,一开始我并没有抱多大希望,没想到这么快就破了案。”日前,报案人刘某激动地说。
12月22日22时许,红寺堡派出所接到辖区手机卖场营业员报警,称一女子将一部手机偷走。接警后,民警通过街面监控视频进行追踪,迅速锁定违法嫌疑人,通过电话联系和释法说理,最后,该嫌疑人到派出所投案。
吴忠市、县两级公安机关持续推动警务重心下移、警力下沉,向派出所下沉145名警力,将新招录的162名辅警全部充实到基层一线,派出所警力占分县局机关总警力比、社区民警占派出所总警力比分别达到49%、41%。
12月11日,市公安局下发的申报2020年度表彰奖励中,加大了对派出所表彰奖励的比例,坚持荣誉激励导向,让敢干事、能干事的同志有地位、有待遇。
同时,市公安局研究出台了为社区民警减负十项措施,使社区民警沉下去,扎下根开展社区工作。今年以来,派出所民警占全市立功受奖总数的17.8%,社区民警占派出所立功受奖总数的52.6%。(记者 吴海燕)
相关推荐
-
2020/12/30
-
2020/12/30
-
2020/12/30
-
2020/12/30
-
2020/12/31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