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看吴忠app

微信

吴忠官方微信

微博

吴忠官方微博

一席中华餐饮文化的盛宴 一个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吴忠早茶以文化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餐饮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与沉淀,在饮食结构、饮食礼仪、饮食审美观等方面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特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反映了中华民族融合发展、共同进步的历史进程。日前,我市成功举办了2022中国面食博览会暨第二届吴忠早茶美食文化节,吴忠早茶文化源自于群众、根植于人民,是中华餐饮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一碗面 一壶茶 道出浓浓民族团结之情

融合南北、荟萃东西、海纳百川、开放包容,这既是吴忠早茶牛肉面不断壮大、引领时尚的真谛,更是吴忠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关键所在。每到空闲时节,吴忠人都会呼朋引伴,在早茶店里谈生意、拉家常、会老友、品美食,个个都是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姊妹们,吴忠早茶美食文化节期间推出好多有特色的吴忠早茶牛肉面网红店,咱们今天也走尝一尝,顺便商量下午去社区演出的注意事项。”7月5日早晨8点,家住吴忠市桃花苑小区的王晓荣与吴忠市老年大学的姐妹们相约,来到吴忠三禾牛肉面馆“打卡”。

氤氲飘香的特色牛肉面、浓郁生津的养生八宝茶、鲜嫩可口的五香牛肉、精美绝伦的各色面点和小菜……让王晓荣等一行人赞不绝口。

“退休以后,我就在老年大学上课,大家一同去社区、农村开展‘送文艺进基层‘活动,丰富晚年生活。闲暇之余,我们就约着一同喝早茶或外出旅游。”王晓荣表示,她们十几个老年大学同学中,有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等,虽然民族不同,但多年来大家相处的其乐融融,亲如一家,大家也有共同的爱好就是相约喝早茶。

“一周约一两回早茶非常普遍,我们在一次次感受吴忠早茶魅力的同时,一起唠唠家常话,相互熟悉、相互了解彼此。只要听说谁生病了、谁家遇到困难了,大家都非常关心,随后一同看望或携手帮助。”家住吴忠市华港佳苑小区的李萍说。

在吴忠早茶美食文化节期间,家住吴忠市金花园小区的汉族居民万兰英利用政府发放的消费券,在非遗展销台前购买了一些刘三朵八宝茶、强家老醋等非遗产品。

“我要把这些送给我的回族好邻居田玉芳,她手可巧了,经常制作一些粉汤、油饼子、馓子和果子等特色美食,让我们这些邻居去她家做客。”万兰英说。

2007年,田玉芳一家从海原搬迁至金花园小区。多年来,田玉芳和万兰英、杨秀兰等邻居处得就跟亲姊妹一样,每年邻居节她们都约到一起去社区给大家做好吃的。社区各族居民欢聚一堂,展才艺、看节目、话家常,一边品尝美食,一边交流着邻里间的美好过往。

“现在,不少城市的小区居民都有这样的感觉,不缺吃、不缺穿,就缺邻里好感情。但我们社区的老邻居们年纪相仿,十多年来,一直和睦相处,亲如一家人。”万兰英表示,这些年,她和邻居们早已把民族团结理念化作自觉行动,将邻里感情化作亲情。

吴忠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感人故事成为自治区级剪纸非遗传承人赵文花的创作内容。走进赵文花工作室,《吴忠早茶》《炸油香》《八宝茶盅》等吴忠美食系列剪纸整齐排列, 看了让人垂涎。除了美食菜品,赵文花还巧妙构思,将民族团结一家亲, 共同享受吴忠美食的场景呈现在作品里。“这幅作品叫《石榴花开》,体现各族群众在一起共同过中国传统节日,然后品尝吴忠美食, 很和谐的一个场面。”赵文花说。

因为包容,吴忠人聚集在一起;因为包容,大家团结一心,和谐相处,共同构筑幸福家园。

一碗面 一壶茶 传承发扬吴忠早茶文化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美食是传递友情的天然媒介,也是传承文化的桥梁纽带。吴忠美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2200多年各族人民长期交流交往交融中,以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厚重的文化底蕴、丰富的物产资源和开放包容的地域特征,造就了新时代“融合南北、荟萃东西,饮食唯良、健康养生”的吴忠美食文化,“游在宁夏·吃在吴忠”已成为吴忠一张靓丽的名片。

“我们每天光牛肉就要煮200多斤,很多顾客都是老熟人,就看重店里这传承了40多年的老味道,隔三岔五就会来。”我市一家“老字号”早茶店——老马记牛肉面馆负责人马翔说,20世纪80年代,他爷爷马继祥在吴忠开起了牛肉面馆。最开始一碗牛肉面3毛5分钱,还得要粮票,所以基本上客人就是吃一碗面。

“慢慢地,老百姓口袋里有钱了,需求更多了,店里就逐渐增加了八宝茶、牛肉、茶叶蛋以及各种各样的小菜和面点。”马翔表示,5年前,他花了百余万元将这个600多平方米的店面装修一新,大堂、卡座和包间一应俱全。现在顾客来喝早茶,待两三个小时很正常,不仅仅是喝茶品尝美食,而是一种社交、一种休闲生活。

老马记牛肉面馆的变迁,是吴忠越来越多牛肉面馆开始在餐饮环境和品质上下功夫,我市大力扶持吴忠早茶产业发展和传承发扬吴忠早茶文化的典型缩影。

“吴忠早茶传承和发扬了中华传统的饮食文化,是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步形成的精神标识。”吴忠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胡建东绍,比如盖碗里的配料来自天南海北,面食的制作也是多取自于其他地方的做法加以改良。早茶餐饮聚合各地优质食材、融合各地饮食风俗、迎合多方口味习惯,这种包容并蓄的饮食促进了文化认同,使得吴忠早茶发展成为现代都市生活的养生之地、精神驿站和文化家园。

吴忠早茶源于中华美食,传承不绝、守正创新,将早餐消费与休闲生活融合、商务文化与社交文化融合、高效率与慢生活融合,是人们联络感情、洽谈业务、招待亲朋的首要选择,早茶已成为吴忠新的城市名片和文化符号。目前,吴忠市共有早茶餐饮门店570余家,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左右,带动就业1万余人,吸引游客30万余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在2022中国面食博览会暨第二届吴忠早茶美食文化节上,吴忠君乐早茶牛肉面店面点师丁树霞因为被授予吴忠十大金牌面点师的荣誉激动不已。她小心翼翼地捧着奖杯,非常激动地说:“没想到我做的面食也能有这样的荣誉奖,吴忠早茶给我们这些农村妇女创造了就业岗位,让我们有机会将家传的‘妈妈的味道‘传递下去。”

“亿家香”作为吴忠餐饮界的知名品牌,从一家30平方米的小店做起,如今拥有十多家加盟店。吴忠亿家香早茶牛肉面店负责人丁勇表示,吴忠早茶美食文化节是一场中华餐饮文化的盛宴,更是一个全国各地特色美食、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今后将更加努力把“亿家香”打造成为吴忠市的地标性小吃企业。

继去年7月我市成功举办首届早茶美食文化节,并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早茶文化地标城市”以来,吴忠的餐饮美食、文化旅游产业迅速发展、方兴未艾。今年,中国烹饪协会又授予我市“中国民族美食文化地标城市”。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乔杰表示,在吴忠早茶品牌的带动下,吴忠餐饮行业整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为吴忠市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希望吴忠早茶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加注重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着力提升菜品创新、食品安全、餐饮服务水平,不断丰富早茶文化内涵,带动相关产业联动发展,不断引领吴忠餐饮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进军。

吴忠美食孕育催生了吴忠早茶,吴忠早茶诠释展现了吴忠美食。吴忠早茶文化讲述了吴忠各族人民吃苦耐劳、敢于创新的奋斗精神,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既是吴忠美食的代表,也是吴忠的城市名片,更是独具魅力的“吴忠味道”。

一碗面 一壶茶 共商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吴忠是中华民族母亲之河与丝绸之路的交汇点,这里历史上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及多民族文明融合,餐饮文化多元交相辉映。吴忠早茶兼具了黄河流域的面食传统文化和南方的早茶文化。一碗面一壶茶虽小,可大有文章可做。从一碗面一壶茶开始,作为经济的一个有效驱动点,作为宁夏担负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持点。”北京中关村现代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郑建平说。       

思想在这里碰撞,智慧在这里交融,文化在这里共享。早茶美食文化节不仅仅是一场特色美食的盛宴,更是一场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研讨盛会。

在2022中国面食博览会暨第二届吴忠早茶美食文化节期间,我市还举办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文化论坛和2022第二届中国民俗美食产业发展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媒体朋友齐聚一堂,共同研讨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倡导大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彰显中华文明、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文化自信;如何做好文化产业融合文章,进一步提升“吃在吴忠”品质,推动吴忠早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吴忠市已连续两届举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文化论坛,旨在进一步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走深走实,进一步加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步伐,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展示黄河文明,保护好黄河文化遗产,全面推进长征、长城、黄河三大文化公园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建设绿色发展先行市、全面建设现代化美丽新吴忠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要依托黄河流域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以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为抓手,开展文化旅游融合产品和服务系列化开发、精品化建设,加快推进黄河流域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自治区社科联副主席郭小涛说。

宁夏文史馆党委书记、馆长张锋说:“悠久而辉煌历史的吴忠,早已不着痕迹的积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与精髓。吴忠的历史是东西南北各民族连续交流交融交往而呈现出灿烂文化特质的地方。”

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科技日报》原总编辑刘亚东说,吴忠早茶美食文化节是个具有浓郁地方和民族特色的盛会,对他最向往的不会是本地人,而是外地人,因为没有体验过,所以才跃跃欲试。所以讲好吴忠故事,就是要以鲜明的本地化特征去寻找和外界的最大的公约数。

《光明日报》驻宁夏记者站站长王建宏表示,要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在深入挖掘和活化黄河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开展宣传推广行动,以新兴表现手段,创新黄河文化表达方式,推动黄河文化形成新业态、推出新产品、提供新服务,使文化资源向文化生产力转化,形成“黄河文化+”的大格局。

九曲黄河穿城而过,创造了“天下黄河富宁夏”的唯美图景,造就了吴忠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文化论坛后,与会的媒体人在吴忠进行了实地采风,深入青铜峡黄河楼、黄河大峡谷、黄河吴忠滨河大道古城湾砌护段等地,感受了我市在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争当先行区建设排头兵上做出的不懈努力。

当媒体人纷纷登上黄河楼,极目远眺,黄河干支流纵横交错,给吴忠这座城市带来水的灵性,大河旖旎,静谧而宽广。《河南日报》文旅新闻部主任陈茁颇有感触地说:“这是我第一次到吴忠,这座城市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原来宁夏这么美,处处都是绿洲。而且黄河穿城而过,养育着这里的吴忠儿女,生活在这里感觉很安逸,很幸福。”

在青铜峡黄河大峡谷,媒体记者乘船游览黄河美景,感受着黄河波澜壮阔的美景。《山西日报》编辑中心编辑组长刘铁军感慨地说:“在媒体大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的宣传、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如何更好地为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营造良好的氛围,这是我们媒体人的责任。”

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最恋是吴忠。吴忠作为重要的沿黄城市,黄河文化资源禀赋丰富,加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这片塞上热土的饮食文化熠熠生辉。(记者 杨娜 贾丽)

相关推荐

请先登录

取消
确定

最小化

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