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看吴忠app

微信

吴忠官方微信

微博

吴忠官方微博

同心县扶贫车间让村里巧媳妇既挣钱又顾家

7月31日早晨7点,家住同心县河西镇同德生态移民村的32岁的村民马晓娟给家中两个孩子做完早饭,就骑着电动车出门上班了。马小娟上班的地方,就是建在家门口,骑车只需5分钟的宁夏新丝路宸德扶贫车间。

到了车间内,在同一车间工作的50多名女工已经陆续开工了。马晓娟坐在平时的缝纫桌前,利索地调整好了机器,就开始了一天的制衣工作。这是马晓娟在扶贫车间工作的第二个年头。两年间,通过在扶贫车间做缝纫工人,马小娟粗略算了算,大概挣了近五万元钱。

2012年,刚生了第一个孩子的马晓娟一家人从同心县王团镇搬迁至河西镇同德生态移民村。因为孩子还小,马晓娟只能在家照顾孩子,家中生活靠丈夫外出务工维持。等孩子大一些,马晓娟便带着孩子到附近的枸杞种植基地靠采摘枸杞减轻家庭负担。“采摘枸杞有季节性,不在采摘期的时候还是没有收入。”马晓娟说,2年前,家门口建起的扶贫车间招聘工人,她便立刻报了名,经过短暂的缝纫培训后,就正式上岗,成为了一名工人。

一边熟练地缝制服装,马晓娟一边说着在工厂上班的好处。她说:“工厂离家近,中午下班回家能给孩子做一顿热腾腾的饭菜。而且坐在车间工作,风吹不着雨淋不到,只要手快,每个月能挣2000多元。”现在,马晓娟不仅能够挣钱补贴家用,还能给孩子添置新衣,给自己添置一些之前从来舍不得用的护肤品。

像马晓娟一样从巧媳妇变身为产业女工,只是同心县以扶贫车间为载体帮助村民就地就业实现脱贫的一个缩影。同心县现有25个常住人口1000户以上的移民村,这些村子有大量妇女留守家中。为了让群众能够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该县“跳出农业抓扶贫”,抢抓中核集团对口帮扶机遇,投资5亿元建设了同心县扶贫产业园,建成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先后有中核防护、蓝鸥纺织等43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扶贫产业园。园区企业订单饱和后,产业链条向各贫困村扶贫车间延伸,形成县城至贫困村阶梯发展的良好格局。在贫困村建设扶贫车间,提供技术培训简单、操作重复性强的就业岗位,帮助农村留守妇女、轻微残障人士就地就业。

务工群众通过车间的培训和熏陶,不但能掌握技术,还提高了文化水平,培养了遵规守纪的意识,为树立良好家风奠定了基础。目前,同心县扶贫车间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赋予了贫困家庭创造美好生活的新希望。(记者 白雯喆 武烨)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无评论

请先登录

取消
确定

最小化

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