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在盐池县高沙窝镇2.78万亩的荒滩上,一根根螺旋桩已如钢铁矩阵般深深扎入黄沙中,工人们正在30米高的升降平台上安装光伏支架。作为国家“沙戈荒”风光电基地重点项目,宁国运盐池高沙窝92万千瓦光伏复合项目正加速向6月30日全容量并网目标全力冲刺。
宁国运盐池高沙窝92万千瓦光伏复合项目于2024年12月20日正式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42.3亿元,占地面积约2.78万亩,规划建设92万千瓦光伏和28万千瓦风电。光伏发电系统整体由192个光伏子方阵组成,共计安装179万余片光伏组件,并新建一座330kV变电站接入北地750kV变电站。
项目自开工以来,施工单位克服“工期短、环境差、难度大、任务重”的四重困难考验,科学划分施工段,创新采用模块化安装工艺,单日光伏支架安装量突破1.5万根,组件铺设效率提升30%。项目建成后,年均发电量将突破23亿千瓦时,项目较同等发电量燃煤电厂每年减少标煤消耗62.2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171.72万吨、二氧化硫330.21吨、氮氧化物369.44吨等污染物,为大气污染治理发挥重要作用,为宁夏乃至华北地区提供稳定清洁能源。
“截至目前,我们的螺旋桩和灌注桩已全部完成,支架完成了30%,组件完成了约10%。各项工作有序加紧推进,计划于今年6月30日建成投产。”宁国运盐池高沙窝项目经理张启忠说,作为支撑整个光伏矩阵的“根基”,螺旋桩和灌注桩的高质量完成不仅为后续组件安装、并网调试争取了宝贵时间,更以创新实践为西北高寒、风沙区域新能源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光伏+生态修复”模式,在发电的同时开展荒滩植被恢复,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建设期间吸纳本地劳动力超2000人次,并带动周边物流、服务等产业的发展。张启忠介绍,施工一开始就结合自治区“林光互补”“草光互补”两个规范,制定了生态修复方案。同时,也密切关注天气情况,预计在四五月份有雨时,将撒草籽、种柠条,对沙丘地带扎草方格,以固表防沙。
盐池县将以该项目建设为契机,持续优化新能源产业布局,打造国家级清洁能源示范基地,书写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记者:冯荣
见习编辑:高亚萍 校对:马宝勤
审校:何磊
审核:毛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