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盐池县,一个总投资达5.2亿元的新型氦气产业基地正悄然崛起。
4月16日,在宁夏氦能科技有限公司60万立方米/年高纯氦气联产200万立方米/天液化天然气项目的建设现场,只见工人们正加班加点忙碌着,挖掘机、装载机等重型机械设备井然有序地运转,各项施工环节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氦气被誉为尖端科技领域的“工业血液”,在航天航空、半导体制造、核磁共振等关键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4年,宁夏氦能科技有限公司扎根盐池县,并携手三一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和中海油海卓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在三年内分阶段建设四个项目。这些项目涵盖200万立方米/天液化天然气、1000吨/年高纯氦气液化、碳捕集转化利用、新能源碳材料以及燃料乙醇等领域。
“率先启动的液化天然气联产高纯氦气项目,其原料气压缩系统、脱碳脱水装置等核心单元已初步成型。”该公司项目经理李霖透露,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目前土建工作已基本完成,设备也已基本就位。当前正在进行工艺管道安装,进度已达到约50%,预计将于9月30日之前正式投产。届时,该项目每年将能生产60万立方米的高纯氦气。
“项目采用的全套国产化提氦装置,首次实现了氦气液化设备的自主可控。”该项目总工程师刘其灵指着正在吊装的深冷分离塔介绍,通过独创的“低温精馏+膜分离+深冷纯化”三级提纯工艺,能将天然气中的氦气提纯至99.999%,达到电子级特高纯标准。
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目创新构建了“气源开发-氦气提纯-液化储运”的全产业链条。通过与三一能源、中海油海卓等企业的深度合作,形成了涵盖碳捕集转化、新能源材料研发的循环经济体系。
“从昔日的‘卡脖子’困境到如今的‘挺直腰杆’自信,随着宁夏氦能科技有限公司的高纯氦气项目步入冲刺阶段,盐池县将建成百万方级氦气生产基地,为半导体、量子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筑牢资源基石。”盐池县发改局局长张旭斌说。
记者:冯荣 见习记者:董泊麟 周志敏
编辑:高亚萍 校对:马宝勤
审校:何磊
审核:毛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