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一头连着经济脉动,一头连着万家灯火,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发展之源。它不仅关乎群众当下生活,更是在为未来储备发展潜力。唯有端稳就业“饭碗”,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发展方能行稳致远。我们必须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全力巩固就业基本盘,为民生福祉与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
行至年中,承前启后,我市上半年的就业工作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成绩单。今年1—6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93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62.43%,提前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超半”。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1.98万人,实现工资性收入22.2亿元;举办“春风行动”等招聘活动206场,服务企业1974家次,收集岗位3.6万个,达成就业意向8459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8亿元,培育创业实体1872个,带动就业8320人……这一系列扎实有力的举措和成效,充分彰显了我市聚力打好打赢稳岗就业硬仗的决心与行动力,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成绩固然可喜,但挑战不容忽视。三季度是新成长劳动力大规模进入就业市场的重要时段,做好下半年就业工作对于促进社会大局稳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就业稳则人心安,人心安则社会稳。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就业挑战,我们必须精准施策、多措并举,全力确保全市就业局势持续稳定向好。要在“稳存量”上出实招,千方百计稳住现有就业岗位,深入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及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精准落实减税降费、扩岗补助等政策措施,助力企业稳经营、地方产业快发展,持续做大就业“蓄水池”和居民增收“大蛋糕”。要在“扩总量”上求突破,深度挖掘各类就业潜力,紧盯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特殊困难人员和监测户等重点群体,强化“点对点”精准对接,深入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完善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援助制度,持续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促进就业增量稳步提升。要在“提质量”上下功夫,着力提升就业质量和稳定性,不断完善供需对接机制,大力培养符合产业升级需求的复合型、紧缺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促进产业升级与就业扩容深度互动、同频共振,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见习记者:周志敏
编辑:马静雪 校对:邵玉璐
审校:何磊
审核:马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