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看吴忠app

微信

吴忠官方微信

微博

吴忠官方微博

位置:首页 >幻灯
激活“智力引擎”释放“乘数效应”——吴忠市推动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走深走实

“以前做个稍微大点的手术都要去银川,现在青铜峡市中医医院来了几位专家,一些手术在当地医院就能做。”7月5日,前来青铜峡市中医医院就医的市民马建明说。

去年以来,银川市中医医院和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共选派7名专业技术人员到青铜峡市中医医院开展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直面县域医疗服务、医疗技术、医疗质量等方面的难题,通过精准帮扶,助力基层医疗质量提升。

“在帮扶医院专家的指导下,我们科室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团队为我们带来了新技术和新设备,不仅提高了我院的康复服务能力,也让当地群众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青铜峡市中医医院康复科主任倪波说。

在专家带领下,该院已开展新技术新业务项目14项,成功实施了青铜峡市中医医院首例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穿刺术,建成中医肛肠科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宁夏代谢性疾病(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青铜峡市诊疗技术实践基地,加入了由银川市中医医院皮肤科领导的中医皮肤科专科联盟,填补了县域医疗服务多项技术空白。

帮扶专家团队成员余军,目前担任该院常务副院长,他说:“我们不仅要为医院发展带来新技术,注入新动能,而且要通过帮带、培训等方式,培养一批优秀的本地专业医务人员,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提升医院的整体能力和医疗水平。”

自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帮扶专家门诊诊疗人数1200余人次,急诊危重抢救10次,疑难危重病例会诊72次,收住病人300余人次,开展多次义诊活动。根据专科建设,进行专科医护培养20余人,教学查房45次,业务学术讲座10次,科室小讲课40余次,教学手术20次,有效提升了该院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乡村要振兴,教育当先行。2022年,由中组部牵头实施的“组团式”教育帮扶团队踏上西进之路,将前沿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学理念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红寺堡大地,为红寺堡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7月6日,在红寺堡区罗山中学,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骨干教师曾兴福正在给学生上语文课,课堂氛围活跃。作为“组团式”教育帮扶团队的一员,曾兴福自去年来到该学校后,除了负责语文教学任务之外,他还担任学校教科室主任一职。针对学校目前存在的老师经验不足等情况,制定了教师培养计划,创新性地推行了师导课,提升老师的教学教研水平。

“‘组团式’帮扶教育团队给我们送来了‘及时雨’,近一年的时间内,在11名帮扶人才帮助和指导下,我们学校的制度建设管理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学生的教学成绩都有了明显提升。”红寺堡区罗山中学党支部书记任世伟说。

“组团式”教育帮扶,是缩小东西部教育差距的重要举措。去年以来,帮扶团队扎根乡村振兴一线,把课堂当作“主战场”,积极发挥专业特长和学科优势,把先进的理念、技术和经验带到帮扶学校,让教育帮扶在红寺堡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从医疗到教育,从“输血”到“造血”,我市始终把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并纳入2023年市委40项重点任务和人才工作要点,聚焦医疗、教育等领域精准发力,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强举措推动“组团式”帮扶工作提标升级。目前,福建、自治区等的相关单位选派到我市的帮扶人才共85人,其中红寺堡区38人,同心县35人,青铜峡市7人,盐池县5人。教育领域40人,医疗领域33人,科技特派团12人。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怀揣以民为本的初心,我市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扎实推进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走深走实,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记者|洪蓉 何欣

责任编辑|李瑞玲

校对|邵玉璐

终审|毛海涛

相关推荐

请先登录

取消
确定

最小化

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