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大多是临床必需、疗效确切,但价格较高的专利药及独家药品,通过国家医保局和医药企业谈判,达到降价目的,并纳入医保范围。为了打通国谈药品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我市医保部门积极推进“双通道”政策,也就是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两个通道,满足医药供应保障需求。“双通道”模式是如何运行的,为患者用药带来了怎样的改变?日前,记者走访了吴忠市人民医院、部分药店以及患者,对我市如何畅通“双通道”药品渠道进行了采访。
疏通医保堵点 减轻患者负担
近日,市民张才刚来到吴忠市区一家药店,通过出示医院开具的处方和审批表,购买到了每月所需的替戈拉生片,实现了费用直接结算。这意味着我市市民可以直接到指定药店购买国谈药品,并且享受医保直接报销。
一市民在吴忠市区一家药店购买“双通道”药品。
近年来,我市着力构建共富型医保体系,从民生“小切口”入手,不断推动医疗健康服务的优质化和均衡化,聚焦群众“用药”关键小事,为群众提供“药费减负大礼包”,通过落实国家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使参保患者在医院和药店均能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我身体不好,以前买药得去医院买才能报销,现在大夫给我处方一开,我就到附近的药店也能买到,还能享受同医院一样的报销水平,省时省力,又帮我们老百姓减轻负担,真是太好了!”家住吴忠市区的患者杨燕红说。
杨燕红因身患肿瘤,需要定期服用指定药品,以前需要前往医院挂号买药才能享受相应的医保报销待遇,自我市开通国谈药品“双通道”药店后,杨燕红不用前往医院,只需在就近的国药控股专业药房即可购买所需药品。
患者拿着医院大夫开出的处方,到医院附近的药店购买药品。
据了解,在“双通道”政策落地之前,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只有从医院购买才能直接报销,药店购买药品不能报销。“双通道”政策落地后,患者在医院和药店两个通道购买药物时,依据“两个供药渠道、一个待遇标准”的原则,均能直接享受医保报销待遇。2022年以来,我市全面启动“双通道”工作,确定8家医疗机构、48家零售药店为定点服务机构,实现辖区所有县(市、区)全覆盖,有关工作走在全区前列。
我市医保部门严格准入条件,优化经办服务,制定《国家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评估方案》及《评估细则》,明确定点医院、零售药店及责任医师的达标条件,各县(市、区)经办机构分别成立“双通道”管理评估小组,综合考虑资质、信誉、冷链、运输、存储等能力,建立起以定点医疗机构为重点,定点零售药店为补充的“双通道”经办体系,保障重特大疾病患者用药需求。持续优化审批、审方、购药流程,减少不必要环节,实行审批、就医、购药“一站式”办结,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患者通过自助挂号缴费机挂号就医。
同时,加强基金监管,确保运行安全。定点医疗机构建立国家谈判药品使用患者档案,严格实名管理,采集信息存档备查。定点医疗机构责任医师对患者用药进行审核,定点药店药师对患者身份和购药处方进行核对,确保“处方患者”和“用药患者”一致,防止弄虚作假、滥开处方、以药换药(物)等违规行为。
“截至目前,全市通过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系统报销4110人次,总费用1113.83万元,基金支付总额750.6万元,涉及13种国谈药品,有效减轻了参保人的看病购药负担。”吴忠市医保中心待遇审核科科长侯占瑞说,下一步,他将围绕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着力提升医保兜底保障水平,着力搭建高效便民服务平台,着力构建多管共治监管格局,以阳光医保为民服务为宗旨,积极为民纾困、为企解忧,不断提高参保群众医保获得感、幸福感。
拓宽渠道 增强患者用药的可及性
11月28日9点30分,在吴忠市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张梦莹从皮肤科大夫这里开具了处方,凭着开具的电子处方,在一家药店按住院医保报销政策购得一盒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
患者凭着开具的电子处方,在一家药店按住院医保报销政策购得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
“这个药原价是1740元,通过‘双通道’医保报销后,我只需要付500.25元。我觉得‘双通道’这个政策真的是太好了,让我们老百姓可以看得起病、买得起药。”张梦莹说。
我市畅通“双通道”药品渠道,减少了由于谈判药品药价高,造成药占比高,医生使用这类药品时有顾虑的问题,降低了医院运营成本,同时增加了患者用药的便捷性和可及性,可谓一举多得。
2022年以来,我市全面启动“双通道”工作,确定8家医疗机构、48家零售药店为定点服务机构,实现辖区所有县(市、区)全覆盖,有关工作走在全区前列。
“‘双通道’开通以后,方便了很多患者就医,患者可以在门诊享受同样的报销比例。如果医院有药品,患者可以在医院直接去取药进行治疗;如果医院没有药品,可以通过处方流转,患者到药店购买药品,同样享受医院治疗正常的流程。”吴忠市人民医院皮肤科主治医生王少梅说。
为什么要实行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措施?记者了解到,国家医保谈判药品是医保药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减轻参保患者费用负担、增强群众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但在谈判药品落地过程中,因医疗机构严格的药品准入程序、医保目录更新和准入频率大幅加快等多种因素叠加,形成很多药品是“先进医保,再进医院”,造成“时间差”,出现部分谈判药品“进院难”、部分患者“购药难”的问题。“双通道”措施实施后,部分患者如在定点医疗机构买不到某些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可以在定点零售药店买到相应药品,并且享受和医疗机构同等报销政策。
在我市许多专业药房,都设立了“双通道”药品专区。
11月28日,在国药控股专业药房,有一片特殊的“双通道”药品专区,专区内陈列了100多种“双通道”药品,其中主要是一些抗肿瘤药以及罕见病用药。由于这些药品大多都对储存条件有着特殊要求,因此专区分为常温区、阴凉区和冷藏区。除了一个药品冷藏柜以外,在药店后方还有专门建立的冷库,常年保持着2℃到8℃的低温,用来保证冷藏链药品的安全。
我市国谈药品“双通道”管理平台上线后,国药控股专业药房的配送订单越来越多,店内配备了专职配送员。为了保障药品安全,平台全程监管配送员的行程轨迹,以及配送药品的温度。
患者正在排队挂号。
我市的“双通道”管理平台已经与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医师、定点零售药店和医保经办机构实现了联通。患者住院期间,如果需要院外供药,可以由医保医师在线办理用药申请,后台将数据传输到医院审核中心,审核成功后,在医院系统平台开具电子处方,向有库存的零售药店派单,由药店配送,最后在院内完成医保结算。通过数据共享,实现参保人员在医疗机构一站式完成用药。
如今,“双通道”管理平台的搭建让购买国谈药品像点外卖一样便捷,患者用药的可及性显著提升。“双通道”优化了药品的供应,也重塑了医保基金的监管模式,实现对用药申请、使用、支付全流程监管,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闭环。
吴忠市人民医院皮肤科主治医生王少梅正在为患者开具“双通道”药品处方。
“目前,‘双通道’切实保障参保患者使用国谈药品权益,打通参保群众用药‘最后一公里’,并强化医保目录规范执行,推进定点医药机构‘应采尽采、按需配备’,确保患者真正用得上、买得到、报得了。”吴忠市医疗保障服务中心主任马秀荣说,下一步,医保部门将在优化“双通道”管理系统功能的基础上,持续建立功能更强大、服务更细致、监管更智能的电子处方流转平台,并加强事前监管系统建设,对超量用药、重复用药等违规行为开展事前提醒,确保基金安全。
记者|吴海燕 见习记者 王思远
责任编辑|王艳蕊
校对|邵玉璐
审核|毛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