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再次传来喜讯:同心县新增两家国家级科技小院。
科技“高大上”,小院“接地气”。“接地气”的科技小院,让农田、圈舍成为授业的课堂、动植物成为生动的教材,教书与育人、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将论文“写”在这片黄土地上,把科技成果运用到服务吴忠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之中。
10月15日上午,在位于吴忠市红寺堡区天源良种羊繁育养殖有限公司的宁夏红寺堡滩羊科技小院的实验室内,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博士郭延华正在埋头做各类实验。
实验完毕后,郭延华又带领科技小院的科研人员一起前往滩羊圈舍,向饲养员王亚科询问滩羊的饲草量,并查看滩羊的养殖情况。
从传统放养到舍饲养殖,滩羊繁殖率低、生长缓慢等缺点更加突出,成为了滩羊保种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为破解这项难题,该科技小院的师生们开发了低成本的滩羊多羔基因快检方法,历经8年,在3万多只滩羊群体中筛选出双羔滩羊,并通过高效扩繁技术,培育了数量超3000只的双羔滩羊核心育种群。
得益于养殖模式的改变和精准喂养,成功让滩羊从“一年一胎”升级到“两年三胎”,繁殖效率大幅提升。郭延华说:“经过产学研合作、自主研发、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等方式,让试验结果落地,从而帮助当地获得了高质量的滩羊种质资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该科技小院在帮助当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推动滩羊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红寺堡区天源良种羊繁育养殖有限公司的办公室主任雷永宁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他说:“自科技小院成立以来,我们跟着博士们学习最新的滩羊养殖技术,并学以致用,帮助周边养殖户解决养殖难题。”
从“书架”走上生产线,科研成果落地生金。截至目前,已有近百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红寺堡滩羊科技小院完成论文课题,也助力企业获得多项“国字号”称号。
在青铜峡市叶盛镇蒋滩村的辣椒酱精深加工车间,一瓶瓶包装精美的辣椒酱即将快递送往全国各地。蒋滩村党支部书记包辉说:“宁夏青铜峡辣椒科技小院实现了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推动了我们村乃至青铜峡市辣椒产业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为青铜峡市辣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宁夏青铜峡辣椒科技小院秉承“科技引领、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研究了辣椒的生长习性,优化种植结构,采用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产量和品质,提升辣椒种植的智能化、标准化水平。该科技小院成立以来,宁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敦华教授团队入驻,累计培养研究生4名,培训技术人员近10人次,培训农民近300人次。
“小院”虽小,却大有作为。青铜峡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马文河说:“今后,青铜峡市科学技术协会将继续围绕地方产业需求,积极搭建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的平台,壮大乡村人才队伍,服务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努力实现‘建设一个小院、入驻一个团队、辐射一个产业、示范农村一大片’的效应。”
科技小院是集农业科研、科技服务与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平台,是推进农村科普、推广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平台。
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宁夏利通奶牛科技小院、宁夏红寺堡瓜菜科技小院、宁夏盐池饲草科技小院、宁夏青铜峡辣椒科技小院、宁夏同心枸杞科技小院等13家科技小院,涵盖种植、特色养殖等多个涉农产业,累计举办线上、线下培训200余场,培训农民5万人次,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丁宝萍 见习记者 徐行
编辑:王艳蕊 校对:邵玉璐
审校:何磊
审核:毛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