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在利通区巴浪湖农场杞鹅先生林下养殖基地,2000多只大白鹅在林下时而悠闲踱步、时而振翅欲飞,欢快的“嘎嘎嘎”声此起彼伏,雪白的鹅羽在绿荫映衬下格外醒目,绘成一幅多彩、灵动的画卷。
这片“白色”抢眼的美景背后,是吴忠市依托丰富的林下资源与生态优势,深耕林下经济“方寸地”,将林地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推动林下“小空间”孕育出富民增收“大产业”,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绿色发展新路径。
宁夏粟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巴浪湖农场400亩枸杞地,建成杞鹅先生林下养殖基地,构建“枸杞+中药材+畜禽+蜜蜂”的高效循环农业体系。同时,推行“幼龄期套种250亩贝母等耐旱喜阳低矮中药材、成林期套种辣椒”模式,土地利用率提升超30%;同步开展枸杞鲜果保鲜、果汁原浆等精深加工,推动产业产值增长50%以上。
“我们基地创新‘鹅杞共生’模式,鹅穿梭林间,以杂草、害虫为食,其粪便还田改善土壤,减少化肥使用量40%,同时开发鹅肉、鹅蛋等初级产品及鹅肝酱、卤鹅等深加工产品,一举多得。”宁夏粟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袁文涛说。
此外,该公司发展蜜蜂养殖产业,建设蜜蜂养殖基地,养殖规模达600箱,结合枸杞、中药材和辣椒花期发展授粉服务,预计年产蜂蜜50吨以上,带动农作物增产15%至20%,形成“以林促养、以养肥地”的生态闭环。
“我们将锚定‘千亩种植、万羽养殖、千箱养蜂’的发展目标,计划完成林下种植1000亩、林下养殖2万只、林下养蜂1700箱,全力推动林下经济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进阶。”利通区自然资源局局长赵建强说。
夏日吴忠,山林间涌动着“点绿成金”的澎湃活力。在位于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宁夏禾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林下养鸡基地,一群群芦花鸡、五黑鸡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态环境,正快活地在枣林下嬉戏。该公司负责人陈虎穿梭其中,忙着喂水、捡拾鸡蛋。
“我们所养的鸡以林间野草、昆虫为主食,辅以谷物喂养,鸡肉质紧实、营养丰富,产品供不应求。”陈虎说。
陈虎养的生态鸡很“自由”,一般是早上放出去前喂点饲料,大部分时间自行觅食,天擦黑后就会主动返回鸡舍。如今,这片郁郁葱葱的林地,因“林禽共生”模式焕发别样生机。周边村民们看到了林下养鸡的好处,纷纷加入养鸡的队伍中来。
记者:马一萍 通讯员:张晓彤 惠向燕
编辑:马静雪 校对:邵玉璐
审校:何磊
审核:马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