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盐池县王乐井乡曾记畔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小波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在看了入户名单后,他和驻村队员们一起前往村民赵振德的家中,认真倾听了每个人的诉求并做好记录,逐一研究解决。
在刘小波的笔记本上,关于曾记畔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计划被标注了着重号。他说:“自上任后,我和队员们在入户和村民交流时,发现很多村民都有发展农文旅产业的想法。我们就将大家的建议和思路记录下来,再根据村里的旅游资源,进行集中汇总。这也为今后做好曾记畔村农文旅融合发展规划打下了坚实基础。”
曾记畔村作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拥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这是摆在当地干部群众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前不久,在得知全市将统筹选派新一轮驻村干部的消息后,曾记畔村党支部书记朱玉国向组织提出了选派文旅部门的专业干部来帮扶的具体需求。针对曾记畔村发展实际,市委组织部选派市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旅游科干部刘小波担任该村的驻村第一书记。
刘小波仅是我市通过因村施策、精准选人、有序交接、从严管理四大举措,统筹选派新一轮918名干部在乡村全面振兴一线“上岗”的一个鲜活例证。为做好本次轮换工作,在“大稳定小调整”的基础上,我市对所有行政村开展拉网式调研评估,建立帮扶需求清单,明确帮扶需求重点。同时,把好选人用人政治、品行、能力、作风、廉洁“五关”,力争把熟悉农村、有群众工作经验、愿意驻村的干部选出来派下去,特别是对前期各县(市、区)摸排出的表现一般的42名驻村干部予以调整。在新一轮驻村干部中,具有乡镇、村工作经历的485人,留任的驻村第一书记206人。市委组织部制定《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传帮带”清单》,明确目标任务,推动原任驻村工作队“实交”,现任驻村工作队“真接”。各乡镇党委陆续开展新老工作队见面会、座谈会等,组织老工作队讲方法、传经验,确保驻村帮扶工作衔接有序、持续推进。市级层面及时拟定驻村干部培训方案,带动县(市、区)8月底前全覆盖开展岗前培训,让新队员快速融入,推动驻村干部沉得下、留得住、干得好,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续写新篇章。
记者:丁宝萍
见习编辑:高亚萍 校对:马宝勤
审校:何磊
审核:马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