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看吴忠app

微信

吴忠官方微信

微博

吴忠官方微博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系列报道②|山海情深携手行 闽宁协作气象新

1996年,一个载入史册的惊世之举——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机制正式启动。

在这场跨越山海的“接力赛”中,福建与吴忠两地,以数字技术为桥梁、以产业发展为基石、以人才资源为钥匙,将地域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从最初的单向援助逐步发展到如今产业深度融合,闽宁协作已升华为跨越千里的能量互助。

智志双扶 群众看病有“医”靠

8月1日,吴忠市红寺堡区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内,来自福建省晋江市第二医院的援宁医疗专家林天助手持B超探头,与医护人员一同全神贯注地为病人进行检查。

今年6月,福建省4名“组团式”帮扶医疗专家与3名对口帮扶医疗专家抵达红寺堡区人民医院,开启了为期一年的帮扶工作,林天助便是其中一员。“来红寺堡区刚满1个月,我深切感受到这里的医疗水平进步得非常快,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出众,人文关怀也十分到位,闽宁协作医疗帮扶的成效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林天助说。

重症监护室是危重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这里的医护人员被誉为危重病人的“守护者”。来到红寺堡区人民医院后,林天助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尽力压缩抢救时间,为危重病人点燃生的希望。“林医生的专业能力令人钦佩,我丈夫在ICU住了1个多月,得到了林医生非常细致的照料,现在恢复得很好,我们心里也踏实多了。”患者家属赵媛媛(化名)说。

“我们此次帮扶工作的目标就是让红寺堡区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在诊疗规范性、科室管理和医疗质控上有一个显著提升。同时,我们会通过‘师带徒’的帮扶模式,提升年轻医生的理论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为红寺堡区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林天助说。

据了解,自2022年以来,福建省已累计向红寺堡区派出50多名医疗专家,立足医疗实际,持续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医院管理等方面铆劲发力,大大改善了红寺堡区的医疗条件,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该区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进一步推动了闽宁协作向更深层次迈进。

在同心县人民医院普外二科医生的办公室,来自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赵志强和当地医生康辉一起查看患者的病历、CT片,并对后续治疗情况进行会诊。会诊结束后,他们又来到病房查房,逐一查看患者的恢复情况。

半年前,在闽宁对口协作帮扶机制的推动下,赵志强和几名同事一同赴同心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半年的“组团式”医疗帮扶工作。他很快就适应了新的工作岗位和环境,并结合医院实际和患者就医需求,先后开展了胃肠道肿瘤、疝外科等微创手术,建立并推行胃肠肿瘤MDT诊疗模式。赵志强说:“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配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通过这几个月的坐诊,我们和患者建立了良好的信任,他们也愿意在当地就医并进行手术。”

福建医疗帮扶团队还通过“师带徒”机制,为同心县培养了一支支“带不走”的专业技术团队。“我们创新建立了‘1+1+N’带教机制,将自己的经验、技术等传授给当地的医务工作者,为更多群众带来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赵志强说。

初心不渝,山海为证。自2021年以来,福建省莆田市先后选派14名专家前往同心县人民医院开展帮扶工作。去年,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莆田市急救中心、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先后共派驻15名帮扶专家,涵盖了妇产科、急诊外科、超声影像科等。

闽宁协作二十九载,一批又一批福建援宁医疗团队跨越山海,开展“嵌入式”“沉浸式”支援。他们像一簇簇迎风而起的蒲公英,为爱奔赴、救死扶伤,持续助力提升我市诊疗水平,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不断续写东西部协作的暖心篇章。

电商赋能 产业乘“云”加速跑

8月5日,在盐池县狮城宁好电商网批(西部)运营基地的直播间,主播热情地推介着盐池滩羊肉的独特风味,订单纷至沓来。与此同时,盐池县电商产业园里打包声此起彼伏,一块块印有“盐池滩羊”标志的精品冷鲜羊肉,经过精心封装、贴上快递单,通过冷链物流,在48小时内直达千里之外福建省石狮市民的餐桌。

“以前愁销路,现在通过网上下单,全国直达,滩羊真正成了‘金羊’。”养殖户王有强脸上洋溢着喜悦。这幅繁忙景象,正是闽宁协作赋能盐池电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作为闽宁协作的核心载体,狮城宁好基地已形成“直播带货+物流+金融”的完整电商生态链。“我们入驻企业73家,涵盖滩羊肉、农特产、非遗手工艺等领域,线上线下销售额达7022.5万元。”该基地党支部书记高欢欢说。

在闽宁协作的强劲助推下,“盐池滩羊”插上了电商腾飞的翅膀,通过标准化生产筑基、品牌化运营塑魂,迅速崛起为各大电商平台生鲜类的明星产品,香飘全国。

闽宁协作点燃的电商之火不仅照亮了产业前景,更吸引了盐池游子“归巢”。杨宗强便是其中之一,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工作的他,看到家乡滩羊产业在电商带动下的巨变,以及闽宁协作提供的完善支持体系,毅然辞职回乡。“家乡滩羊电商卖得火,闽宁协作政策又给力,机会就在眼前。”杨宗强说,“闽宁协作带来的不仅是资金平台,更是先进理念和畅通渠道。与其在外打工,不如回乡创业,把本事用在自家的好产品上。”

如今,杨宗强携自家品牌“津玖羊”,凭借时尚的包装设计和精准的市场推广策略,赢得了年轻消费群体的喜爱。同时,还荣获“盐池县首届十大电商示范企业”称号。

“以前是父母赶着羊跑,现在是订单追着手机跑。手机就是新农具,直播间就是新牧场。”主播李斌的感言,道出了产业模式的深刻变革。他们的回归,不仅是人才的“逆流”,更是观念、技术和活力的“回流”。

在闽宁协作的催化与青年力量的注入下,盐池县电商创新活力迸发。该县紧抓国家级农村电商示范项目与闽宁协作机遇,出台专项政策,为返乡大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政府提供低息贷款、场地补贴和专人对接,政策托底让我们创业底气十足。”返乡大学生创业者张晓明对此深有体会。

从“黄土坡”跃上“云平台”,从“孔雀东南飞”到“春暖燕归来”,盐池的电商崛起之路,是闽宁协作从单向帮扶迈向互利共赢的精彩篇章。近年来,盐池县持续举办西部电商文旅活动,启动“百亿级电商”培育计划,深化“个十百千”工程,构建“电商+文旅+非遗+产业”全链条生态,为西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盐池样本”。数据显示,2024年,该县电商企业(个体)达182家,494家实体店开通线上业务,实现网络零售额5.55亿元,同比增长22.25%。

盐池县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局长王登海说:“我们将在闽宁协作的持续助力下,进一步优化电商发展环境,通过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关键领域发力,将电商产业打造成强劲新引擎,助推特色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力争到2026年,实现‘百亿级’电商产业规模,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先进医疗的引入、电商产业的迅猛发展……这一切无不凝聚着闽宁两地的心血。历经29年的携手协作与共同发展,闽宁协作正朝着更广阔的领域、更高的水平、更深的层次稳步迈进,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记者:冯荣 丁宝萍 金方华 见习记者:锁冰心 董泊麟 刘政锴

见习编辑:高亚萍 校对:马宝勤

审校:何磊

审核:马中雪

相关推荐

请先登录

取消
确定

最小化

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