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门口的这条路又宽敞又好看,不比城里差,每天还有许多往来车辆,我们的农产品外销也方便多了……”盐池县高沙窝镇高沙窝村的村民聚在一起纳凉,看着道路上车来车往,他们对这些年乡村的交通变迁赞不绝口。
8月8日,在高沙窝村西红柿采摘基地,种植户杨国正在自家的大棚里精心管护着绿油油的西红柿苗,看着长势喜人的秧苗,杨国对未来的销路充满信心。
“我们高沙窝村现在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道路修得比较宽敞,临近307国道,加上政府又把乡村道路修得好,我们出去卖西红柿也很方便。”杨国说。
杨国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众多村民的心声。道路的畅通,不仅让村民们日常出行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窘境,更打通了农产品外销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吴忠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不断完善农村路网建设,提高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水平,切实推动农村公路提档升级。
在红寺堡区河水至大河公路路况及安全能力提升工程现场,工人和机械分工协作,忙碌在各自的作业点;桥面上,工人加紧收尾,全力冲刺竣工。
从图纸到实地,每一寸道路的延伸都凝聚着交通人的初心。为了让这条民生路早日通车,施工团队克服了地形复杂等难题,科学调度、精细施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
“红寺堡区河水至大河公路路况及安全能力提升工程全长5.677公里。目前,桥梁部分已完成设计工程量90%,路基部分也已完成工程量70%。”该项目施工负责人刘仲璞说,项目的建成将有效缩短河水村与大河村的通行时间,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为沿线村庄的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道路畅通是乡村振兴的“血脉”。近年来,随着吴忠市农村公路升级改造工作的推进,农村公路的交通环境也迎来了质的蜕变,道路拓宽、路面硬化,一条条水泥路直达村民家门口,提升村民通行质量的同时,也为农产品生产运输提供了便利,让村民们感受到了民生温暖。
记者:马一萍 通讯员:黄雨德
编辑:李瑞玲 校对:邵玉璐
审校:何磊
审核:马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