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看吴忠app

微信

吴忠官方微信

微博

吴忠官方微博

情暖旱天岭—— 记同心县河西镇旱天岭村党总支部书记丁建华先进事迹(二)

同心县河西镇旱天岭村生存条件艰苦,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解决了生存难的问题,而村民如何发展?发展什么?

  2013年之前,旱天岭村虽有零星的牛羊养殖,但由于村民观念不一、各自为政,一直未形成规模化养殖。自2013年以来,旱天岭村党总支部书记丁建华带领村民不断发展壮大养殖业,通过近7年的努力,旱天岭村肉牛养殖规模从6头肉牛发展到现在的3300头肉牛,实现了从单一的家庭养殖到集体性的合作养殖。

  期间遇到最大的难题就是破除原有各自为战的观念,继而建立抱团取暖的新观念。

  10月15日一大早,旱天岭村村民丁生林和妻子正围着羊圈忙前忙后,而在2015年的时候,他却不是现在的样子。2015年因为一起交通事故,丁生林外欠10万余元,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无助的丁生林时常走进山沟里,一个人一坐就是一天。恰巧路过的丁建华在得知丁生林的情况后,推荐他养牛、养羊。而对于负债累累的丁生林来说,债都还不清,哪有资金养牛、养羊。“我先给你投资,多了你别高兴,少了你也别烦恼。”丁建华从自家羊圈选出10只羊,原价25000元的羊,丁建华以1万元的价格“赊”给了丁生林,并对丁生林说:“只要你好好干,啥时候有钱了啥时候给我。”

头茬羊羔出生,丁生林赚了2万多元,他第一时间将钱还给了丁建华。“慢慢账还清以后,我有了干劲。”丁生林憨笑着。

  凭着从丁建华处“赊”来的10只羊,丁生林的羊圈里增加到了现在的50多只羊。丁建华给予丁生林的不仅是“赊”的羊,还有丁生林对于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在饲养好50多只羊的同时,他还和同村村民顾义龙合作贩羊,家庭年收入达到了7万多元。

  和丁生林有相似境遇的是同村的马国才。2014年,31岁的马国才用打工赚的钱在村里养了100多只羊,由于经验不足,2016年,一场疫情,损失惨重,马国才一蹶不振。丁建华继续以担保的方式“赊”给马国才17头牛,数月后,牛肉涨价,马国才17头牛出栏赚了3万元。“我心想养牛利润真不错,牛出完栏后,把‘赊’牛的钱给掉,我挣下的继续买牛。”村里成立合作社后,马国才一方面自己养牛,一方面帮助合作社打工养牛,一年除去自己养牛赚的利润以外,打工养牛又赚了10万元。“2019年,账还得差不多了,我就主动申请脱贫。”马国才骄傲地说。

  在同马国才的交往中,丁建华还将牛、羊的养殖品种选育、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等技术传授给马国才。2019年,马国才尝试养殖肉食改良羊取得成功,收入逐年增加。“我来旱天岭的这几年,在他(丁建华)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马国才很感慨。

  推己及人。丁建华帮助马国才发展牛羊养殖的过程,马国才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同村新近返乡的青年罗小虎没有养殖经验,马国才就学着丁建华当初帮他的样子,帮助罗小虎。“我愿意帮助我们村里需要帮助的人,共同把养殖业经营好,共同把脱贫的路走好。”马国才说。

  无论是丁生林,还是马国才、罗小虎,他们知道的,是丁建华近些年来不遗余力地帮助每一个个体;他们不知道的,是从2013年至今,丁建华不惜抵押家产,先后为全村村民担保贷款6000余万元,期间替贫困乡亲偿还本息200余万元,而丁建华的半生积蓄则变成了免费供乡亲们使用的养殖场……(记者 郭冠军 陈杰)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无评论

请先登录

取消
确定

最小化

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