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通区金星镇裕西社区居民舒宏勇是王兰花热心小组慈善协会的成员,为小区孤寡老人、残疾人免费维修水暖是他的“家常便饭”。说起加入热心小组的初衷,舒宏勇感慨万分:“小时候,因为家庭的原因,我没少受王兰花阿姨的照顾。在我心里,她就像我的亲人一样。现在我有能力了,也想跟她一样,尽力帮助更多的人。”
在同心中学的阶梯教室内,同心县基层干部马占文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讲述着一件件投身乡村振兴工作后无法释怀的往事。台下,来自多个乡镇的干群百余人无不动容。朴实无华的语言、平凡感人的事迹、自强不息的精神……伴随着马占文的深情讲述,大家既看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也感受到了巨大的道德力量。
时代进步离不开精神文明的引领,社会和谐少不了道德建设的正能量。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始终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工程来抓,推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落地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为统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工程,深入开展“德耀吴忠”行动,涌现了一大批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引领全社会持续崇德尚善、向上向好,让道德光芒闪耀滨河水韵之城。
价值引领 夯实思想道德“根基”
对一个地区来讲,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漫步在我市各地的公园广场,一幅幅宣传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益广告,让人们感受着街头正能量的熏陶。“图说我们的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覆盖到了大街小巷,成为宣传社会正能量的有效载体。我市通过开展各类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青铜峡市青秀园以公园内文化活动区为场所,运用电子屏幕、灯箱广告等宣传设施,进行好人好事、诚实守信等宣传,引导市民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实践者、推动者;
盐池县环城公园以民俗重现、红色记忆、经典重温、历史记忆等形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刻教育和影响着群众;
同心县森林公园设计绿地坡面“法律名言警句”,并在广场草地、树林、花丛以及人行道两旁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小景;
利通区金星镇金花园社区打造“金色阳光·七彩家园”,开展全方位、广覆盖、多层次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阳光一样,照在每个居民的心里;
红寺堡区新民街道鹏胜社区在“五四”“七一”等节日,举办丰富的纪念活动和传统文化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
我市不断创新工作途径,积极搭建平台,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结合起来,同弘扬传统文化、倡导文明新风结合起来,通过展览展示、公益广告等形式,营造有利于弘扬道德理念、传播主流价值的生活场景和社会氛围,让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典型示范 点亮思想道德“明灯”
翻开吴忠的道德“群英谱”,每一页都是感动。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英勇战斗,壮烈牺牲的顾金海;一心为公,忘我工作的“铁党员”金占林;不畏艰难,挡住沙魔的劳模白春兰;大山里的“公道人”、优秀人民调解员康有喜;热心公益,创办“兰花热心小组”的王兰花;80后青年民警的楷模海小平;生命最后一刻还坚守在工作岗位的优秀人民法警白永胜……40年来,我市推出了1200余名英模人物。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构筑起了我市道德建设史上的一座座丰碑。
在新时期,道德模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身,是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引领社会主流价值的鲜明旗帜。
“好兄弟”“好大哥”……2000余名干部群众自发为同心县兴隆乡财政所所长、民生保障中心主任李进祯送行,为他的离去失声痛哭。2017年10月25日,52岁的李进祯因心肌梗塞不幸殉职,倒在扶贫工作一线。30年如一日,他用爱岗敬业、默默奉献,诠释了一名普通基层党员干部的闪光人生。2018年6月,李进祯入选“中国好人榜”。
“李进祯是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基层干部,他和农村的‘穷亲戚’结对子,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体现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同心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学礼说。
26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尽心抚育子女长大成人的杜雪梅;照顾智障小叔子四十载不离不弃的好嫂子蒯自琴;35年来始终如一地照看一个与自己非亲非故的精神病工友的李举峰;忠诚坚守旱塬三十五载,独自撑起“一个人的税务所”的税官马忠斌;冒着生命危险,从三米多深的冰窟窿里救起两名落水儿童的贺生福……
一个个动人的事迹,演绎出新时代我市文明新风尚,凝聚了全社会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身边好人的数量一次又一次刷新,“典型培养”正在让源源不断的好人走进人们的视野,“吴忠好人库”正在成为吴忠公民道德建设的代名词。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建博说:“道德需要引领,风尚重在培养。推动核心价值观在文明城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就是要靠典型引路、先进带头,才能激发市民的向善向好之心,进而形成自觉奉行、主动践行的理念。”
截至目前,全市共选树出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2人、中国好人29人,评选自治区道德模范472名,市级道德模范和最美吴忠人483人,形成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社会风尚。
志愿服务 汇聚思想道德“善流”
利通区板桥乡巷道村五组的马平脚部患有先天残疾,吴忠市吉财慈善协会会长马吉财以及志愿服务队队员们和他结成了帮扶对子。5年如一日,马平从只能躺卧在床到现在能拄双拐下地行走,他对马吉财和志愿者们充满了感激之情。“我的父亲早年去世,只剩下患有聋哑的母亲和哥哥。多年来,都靠哥哥一人在外打工,我们才能勉强度日。多亏了马叔和那些好心人的帮助,我才有钱去医院做手术,才能有下地行走的希望。”说到这儿,原本一脸喜悦的马平突然眼圈泛红,哽咽良久。
成立于2016年的吴忠市吉财慈善协会,如今吸纳志愿者超过400人,与68户弱困家庭结成对子,累计筹集和发放慈善物资逾500万元,受益群众逾万人。
吴忠市吉财慈善协会向善行善的事迹只是我市志愿服务中的一朵浪花。近年来,我市采取“党团员+社会组织”的模式,广泛吸纳志愿者,重点发展了以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团员为主力的党团员志愿服务队,吸纳了各类社团(协会)、社会组织、群众广泛参与的爱心联盟志愿服务队和农村热心志愿服务队。目前,全市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998支,实名注册志愿者达17.2万人。先后打造了兰花热心小组、唐滩巾帼志愿服务队、月月有光彩志愿服务队等一批志愿服务品牌。
邻里守望、交通引导、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农民工、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不再只是大型活动的“偶遇”,而是深入生活的日常和经常,惠及人们的衣食住行。
每次志愿服务的背后都有一个不同寻常的故事,它们或许催人泪下,或许轰轰烈烈,或许平平淡淡,但每一个故事都折射了时代的道德光芒。
德耀吴忠,善行无疆。伴随着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持续开展和深入推进,吴忠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幸福感与日俱增,更为“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积蓄了强大精神动力,并将释放出更加强劲的发展势能。
相关推荐
-
2019/01/09
-
2020/11/26
-
2020/11/26
-
2020/11/26
-
2020/11/26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