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看吴忠app

微信

吴忠官方微信

微博

吴忠官方微博

位置:首页 >城事
老物件·我的红色记忆 | 张现芳的缝纫机

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些老物件愈加珍贵起来,它们承载着时代的变迁,展现着红色记忆。家住利通区汽车站家属楼84岁老人张现芳家中,就有一台老式缝纫机。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张现芳家老物件的红色记忆。

张现芳老人用缝纫机缝制床单。

走进张现芳家,记者看到,在屋里显眼位置摆放的这样一台老式缝纫机,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符号了。老人告诉记者,房子先后搬过几次,家具换了一拨又一拨,这台缝纫机虽然看起来摆哪儿都不合适,但就是舍不得扔,因为在她心里,有一种情结割舍不了,那就是曾经的岁月。

张现芳夫妇和女儿在家中看电视。

张现芳告诉记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缝制机在普通家庭中很少见,到了八十年代缝纫机还是年轻人结婚的“三大件”之一。七十年代前后,物质生活极其匮乏,那时候的大件就是收音机、缝纫机、手表、自行车、大衣柜。

张现芳夫妇在调试收音机频道。

张现芳女儿用老式梳妆镜给母亲梳头。

张现芳老人家中七十年代的搪瓷水杯。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张现芳和老伴冯云全都爱收藏红色老物件,在他们家中,收音机、老式梳妆镜、还有广播匣子,都是老人家的收藏,这些老物件承载着他们的时代记忆,也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记者 朱莉)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无评论

请先登录

取消
确定

最小化

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