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看吴忠app

微信

吴忠官方微信

微博

吴忠官方微博

位置:首页 >城事
移风易俗树新风 生态文明美吴忠——第51期《吴忠文明大讲堂》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六届八次全会部署要求,加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11月30日,第51期《吴忠文明大讲堂》在利通区东塔寺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本期大讲堂以“移风易俗树新风 生态文明美吴忠”为主题,邀请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稽查科科长马惠,市农业农村局农村社会事业科副科长朱荣,利通区东塔寺乡政府副乡长马国兵,盐池县麻黄山乡宣传干部曾纪洋围绕推进移风易俗,提升群众生态文明意识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东塔寺乡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加强文明乡风建设,加大乡村治理力度,让乡村环境越来越整洁,文明乡风氛围越来越浓厚。东塔寺乡共辖10个行政村,每个村都根据自己的特色,产业发展方向及多年来积累的治理经验,总结了本村的村规民约。我们常说“没有群众参与的美丽乡村是一个泡沫,不会取得很好的、长期的效果”,所以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是,群众积极响应建设美丽家园的强烈号召,主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管好自己和家人,打扫好自家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有时间的话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自觉维护人居环境整治成果,为建设美丽乡村添砖加瓦。另外要积极参与移风易俗,建立良好家风,弘扬文明新风。

天价彩礼不仅会增加家庭负担,激化家庭矛盾,还会破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稳定。麻黄山乡针对天价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随礼攀比等不正社会风气,积极推动婚俗改革,制定和落实《盐池县婚俗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盐池县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重新修订完善各村《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13个,划定彩礼不高于6万“红线”、礼金不超过200元“界线”,高价彩礼、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得到了遏制。另外,还通过“窑洞宣讲”团,广泛吸纳农村致富带头人、文化爱好者、移风易俗示范户,开展“文艺+理论”“示范+交流”等移风易俗宣讲活动,编排“移风易俗”快板、“道情”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教育成效明显。

生态文明事关民众普惠福祉、事关美丽中国建设、事关人类生存根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能够置身事外。目前生态文明建设依然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坚持不懈为之奋斗。在此我倡议:我们大家要争做绿水青山的践行者。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绿色出行等活动,减少使用或不使用一次性消费品,自觉抵制露天焚烧垃圾、秸秆等行为。积极支持、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及时劝说和制止浪费能源的行为,培育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和家庭美德,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氛围。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提高乡村居民幸福指数的一项惠民工程。为了给广大农民群众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分年度、分阶段逐步推进,我们在巩固拓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果的基础上,坚持以“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为目标,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等重点任务。农村长期存在的“脏、乱、差、丑”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既靠“人管”,更靠“自律”,农民是农村人居环境的参与者、受益者,更是整治主体。

活动现场,嘉宾与在场观众共同观看了《减碳之诺》宣传片,还邀请了“红寺堡一家人”宣讲团向观众们表演了话剧节目《里子和面子》,现场观众纷纷称赞这样的文艺形式更加接地气,仿佛在演身边人,说身边事,教育意义深刻。活动的最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传承人赵文花,向观众们展示了传统文化剪纸中移风易俗作品,并指导现场观众亲自动手剪出“移风易俗”“生态出行”“文明吴忠”等字样,每一幅剪纸作品中都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带来了艺术享受,也剪出了移风易俗的新风尚。

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美丽乡村”再到“和美乡村”既是乡村建设的版本“升级”,更是乡村发展的“美丽蜕变”。无论是移风易俗还是生态文明都是和美乡村中的重要内容,都需要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下一步吴忠市将继续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坚定担当好建设现代化美丽新吴忠的重要使命,让文明之风更盛,让生态文明底色更绿!(吴忠市文联供稿)

相关推荐

请先登录

取消
确定

最小化

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