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岁月悠,百年官邸沐春秋。 在吴忠有一处青砖灰瓦的建筑,它是吴忠董府,系清末著名将领董福祥的府邸。因董福祥官加太子少保衔,又称“宫保府”。
5月24日,在导游马志薇的陪伴下,我们推开这座百年古宅的大门,领略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工艺技巧和艺术风格。
董府是宁夏唯一保存最为完整的官邸建筑群,其气势恢宏,屋宇森严,也是宁夏地区修建年代较早、规格等级最高、建筑规模最大的一座清代将帅府邸,有“宁夏第一府”之美誉。 这是一座兼具堡寨式与合院式民居特点的传统建筑群,是宁夏官府民居的经典实例,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董府建筑群始建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初建时,拥有双重寨墙,由内寨、外寨、护府河和主体建筑群落四部分组成(现仅存内寨主体建筑群)。内寨东大门外有石狮和下马石各两座。下马石上雕刻着麒麟纹饰。门前的石狮子左右各一座,左为雌右为雄。雌狮抚摸幼师,象征子嗣昌隆;雄狮脚踩绣球,象征掌握社稷。马志薇笑着说:“摸摸石狮头,一生不用愁;摸摸石狮背,好活一辈辈;摸摸石狮嘴,夫妻不吵嘴;摸摸石狮腚,永远不生病,从头摸到尾,财源广进如水流。这两座石狮子均有美好的寓意。”
步进大门,迎面有一块高约4米的高大照壁。绕过董府大门照壁,即可进入中院。右拐进北院,左拐进南院。南、中、北三院又都采用二进门庭,分别构成前后四合院,各自单成一体。这些各自的单体,又通过走廊和过间,将不同群体组串为整体,构成董府内寨的统一建筑群。 “吴忠董府和其他一切历史文物一样,其价值就在于它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东西,不可以再生产、再建造。从1993年到2018年,国家相继投资高达4000万进行董府的修缮工程,多次的修缮都遵循文物修旧如旧的原则,最大程度上恢复了董府最初的模样。”宁夏董府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副经理郭铖说。
初夏,漫步在吴忠董府的府墙,整个官邸的布局尽收眼底。暖风吹过,院内百年老树枝叶葱茏,火红的灯笼给古宅增添了喜色。“董府古建筑是近代历史风云变幻的产物,也是推进地域文旅深度融合的文物资源。可以说一座宫保府,半部近代史。”马志薇说。
记者:丁宝萍
编辑:马静雪 校对:马宝勤
审校:何磊
审核:毛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