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看吴忠app

微信

吴忠官方微信

微博

吴忠官方微博

位置:首页 >城事
吴忠:城中早晚市催旺人间烟火气

一座城市的温度,往往藏在早晚市的烟火气里。在这方寸之间,最朴素的生活哲学被演绎得淋漓尽致,最真挚的人际交往得以自然流露。这里没有华丽的装潢,却有最真实的生活滋味。

5月9日上午8点,位于市区利红街与李园路交叉口东侧的李园城东早晚市便迎来了一天中的热闹时刻,市场上人来车往,一派开市大吉的景象。置身于熙攘的人群中,如此热闹、纯粹的市井烟火,犹如儿时农村赶集,让人产生共情。如何打造让百姓满意的高品质早市?如何精细化管理?记者深入城中早晚市,在蓬勃的市场中找到了答案,感受早晚市上的烟火气。

不久前,搬迁后的李园城东早晚市正式开业。全新的李园城东早晚市占地4800平方米,目前共设104个摊位,早晚市设施完善、人车分流,为市民提供了更加舒适的购物场所。早晚市不仅面积扩大了,环境改善了,更重要的是,这里的菜价依旧亲民,让周边居民真正享受到了便利和实惠。

“新鲜白菜1元,辣子1.5元,芹菜2元1把,蔬菜既便宜又实惠。”走进市场,市场内人流如潮,烟火气十足,新鲜蔬菜、时令水果、熟食面点、粮油调味、农副产品应有尽有,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104个摊位整齐排列。 

市民吴万有晨练过后顺路来到市场,挑选中午做饭所需要的食材。“我感觉今天这个蔬菜挺新鲜的,花样挺多的,感觉市场规模挺大的,感觉环境也挺好的,我第一次来市场,感觉是相当好。”吴万有笑着说。

“以前早晨经过早晚市,路边都是摊贩,电动车通行不便。”在附近上班的赵小亮说:“现在摊贩都搬进了市场,道路整洁了,我们出行也方便了。”

摊主马忠林一边整理着自家摊位上的豆角一边说:“我这是自家地里种的,早晚市刚开业,人流量比想象中还大,一上午就卖了一大半!”他还表示,市场管理规范,摊位费合理,希望能长期在这里经营。

市场里,身着制服的监管人员手持标准砝码,逐一校验商户的电子计价秤。新划设的停车位上车辆摆放整齐。曾经困扰周边居民的占道经营问题,如今已变成宽敞明亮的标准化摊位。            早晚市,一头牵着市民的柴米油盐,一头牵着商贩们的生意经。这里既有平凡的柴米油盐,也藏着丰富的百态人生。早晚市开放时间从早晨8时到傍晚9时,这个“超长待机”的市集基本实现了全天候惠民。市场内部区域划分明确,如蔬菜区、水果区等,极大提高了购物效率。同时,扩大的市场空间也为经营户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李园城东早晚市主打‘农家直供、平价惠民’,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卫生管理,并计划引入更多特色农产品,打造集‘便利、品质、实惠’于一体的标杆市集,让市民的‘菜篮子’拎得更轻松、更放心。”利通区东塔寺乡李园村村委会副主任丁小斌表示。       

城中早晚市用最生动、最真实的烟火气,展现出吴忠这座城市的别样风情。早上10点,城中早市的烟火气依旧,机动车、自行车、行人,各行其道。那些人流如水的热闹,次日清晨还会再次上演。             

【记者手记】一座完成升级改造的民生市集,正以焕新面貌重新定义城市烟火气。标准化摊位取代占道经营,现代设施融合传统温情,有序环境里升腾着熟悉的市井生机。从清晨到日暮,这场关乎百姓菜篮子的焕新工程,用细节处的民生关怀丈量着城市温度。                

记者:吴海燕 王思远 见习记者: 张凯熙

编辑:马静雪 校对:邵玉璐

审校:何磊

审核:毛海涛

相关推荐

请先登录

取消
确定

最小化

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