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看吴忠app

微信

吴忠官方微信

微博

吴忠官方微博

位置:首页 >城事
全国文明家庭 | 一针一线“纳”出好家风

近日,在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河水村一间不起眼的院落里,响起了一阵“嗒嗒嗒”的轻快节奏。走进屋内,6名女工正熟练地操控着缝纫机,专注地纳着鞋底。这里是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获得者——马文平家的小院,也是其布鞋品牌“川步澜”的生产车间。

1999年,马文平一家从固原市彭阳县的贫瘠山村搬迁至红寺堡镇河水村,为了改善生活,夫妻二人购置了一台纳鞋机,在街边支起小摊,开启了纳鞋营生。“冬天生意最好的时候,忙到顾不上吃饭,只能随便啃点干馍馍垫肚子。”马文平回忆道,“熬到凌晨两三点是常事,手指冻得发僵,但是一想到第二天顾客等着拿鞋,就咬咬牙继续干。”凭着“用最结实的鞋料,做最好看的布鞋”这份承诺,小摊逐渐积累了一批忠实顾客,生意也慢慢有了起色。

随着订单增多,2013年,马文平家注册了自己的布鞋品牌,曾经的小摊也摇身一变,成为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的布鞋厂。如今,鞋厂年产量高达10万双,销售渠道不断拓宽,除了在实体鞋店销售,还搭上了直播带货的快车。“现在每天线上线下的销售总额在5000元至7000元左右,有时候都不够卖。”马文平次子马武伟说。

马文平一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但他们深知“一家富不算富”,主动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车间里,马文平根据乡亲们的年龄与能力分配工作任务,对于学得慢的乡亲,夫妻俩总是亲自示范、耐心鼓励。今年50岁的杨应霞已经在车间工作了13年,每月稳定收入4000多元。“老板一家对我们员工特别好。在这里上班,既能照顾孩子,又有稳定的收入补贴家用,真心感谢他们提供这个就业机会。”杨应霞说。

马文平不仅将勤劳致富的精神传递给乡亲,更将朴实的生活理念融入家庭的方方面面。在子女的教育上,他秉持“严管厚爱、言传身教”的理念。三个孩子自小目睹父母辛劳,早早就懂得分担家务。值得一提的是,在马文平夫妻的悉心教育下,如今长子马武仁已在复旦大学取得硕士学位,长女马小明正在西安交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次子马武伟则接手了布鞋厂的生产经营工作。

除此之外,马文平家树起的婚嫁新风,也在邻里间传为佳话。女儿出嫁时,夫妇俩婉拒了传统彩礼,两个儿子成婚时,也坚定践行“零彩礼”“低彩礼”。“马文平家娶儿嫁女不攀比,实实在在给我们其他村民树立了好榜样。”村民马秀兰说。

从街边小摊到品牌工厂,从养活一家到带动一方,从良好家风到引领新风,马文平家用手中的千针万线,纳实了自家幸福生活的“鞋底”,更织就了“勤奋自强、文明和谐”的时代家风画卷。“我们会珍惜‘全国文明家庭’这份荣誉,继续保持良好的家风家训,倡导‘低彩礼’‘零彩礼’新风尚,同时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增收,用实际行动影响更多的家庭参与精神文明建设中。”马文平说。

见习记者:锁冰心 王涛

编辑:王艳蕊 校对:马宝勤

审校:何磊

审核:毛海涛

相关推荐

请先登录

取消
确定

最小化

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