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看吴忠app

微信

吴忠官方微信

微博

吴忠官方微博

利通区:深化用水权改革,全力打造现代化生态灌区

“节水灌溉一亩地的水费减少了10元,再加上每亩地增效的500元。去年我家种的500亩青贮玉米,算下来比前年净增收25.5万元。”11月10日,吴忠市利通区扁担沟镇种粮大户尹国胜说。

利通区现代化灌区信息中心智慧平台。

目前利通区实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54万亩,达到区域全覆盖,高效节灌面积累计完成约20万亩。基层服务的新体系、新机制扩展到10个乡镇、2个农场。现代化计量设施建设完成了近800套。通过“互联网+”的模式,实现了县-乡-合作社-计量点的网络联通,促进了节水,现代化生态灌区初具规模,近三年利通区年均节水量3100万立方米。

利通区郭家桥乡金水河湾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

11月11日,走进吴忠市利通区郭家桥乡金水河湾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大棚,只见操作员在操作屏幕上一按按钮,搭在田垄上的水管便会喷洒雾水,在灌溉的同时,肥料也被施入到土壤中。“现在仅需1个人操作,省时又省力。”该园区种植户马自珍说,一个系统可同时控制6至10个大棚同步运行,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

长势良好的“瓦大一号”西红柿。

“相比较传统棚户大水漫灌,使用水肥一体化灌溉可实现精准灌溉,能节省80%的人力,化肥使用量减少40%,用水量减少50%,增产30%左右。”郭家桥乡乡长李玲说,目前26座大棚内全部安装室内滴灌系统,以科技赋能增产增效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利通区新建测控一体化闸门48座,用水量计量精准率达到95%以上,实现了远程操控、精准测流、精准计量、管控一体。

种植户正在操作高效节水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

利通区农业水利服务中心主任杨自健表示,经过3年的努力,利通区提前完成了基层服务体系改革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任务,并形成群众受益、政府减负、市场欢迎的良好局面。预计冬灌结束后,全年可节水4000万立方米。

上桥镇牛家坊村利用滴灌节水种植的大棚草莓成熟了。

近年来,利通区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新时代治水新方针,全面落实“四水四定”和用水权改革要求,在水资源控制总量的基础上,科学调整产业结构,落实粮食种植面积25.5万亩,瓜菜种植面积6.45万亩,新增高效节灌4.65万亩,打造高标准农田54万亩,自流灌区、高效节水灌区亩均增收500元,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8提高到0.547,基本做到优势产业布局“以水而定”,充分保障了设施农业用水和生态建设用水,推动了利通区“十大特色农业产业”健康持续发展。2023年5月,利通区入选国家水利部“第一批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县”。

记者|铁琴

责任编辑|张佳楠

校对|邵玉璐

审核|毛海涛

相关推荐

请先登录

取消
确定

最小化

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