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这个产业选对了!这批彩椒销售后,13万元的投入成本就赚回来了。之后逐步搭建电商平台,扩大销路。”11月15日,看着正在装车的一袋袋彩椒,吴忠市利通区马莲渠乡马莲渠村党支部书记马世林规划起了下一步的发展。
马莲渠村新型设施暖棚里的彩椒长势良好。
2013年以前,马莲渠村没有主导产业,群众主要收入来自零散种植、外出务工、粮油加工和草编。2022年,该村通过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建设设施暖棚,并动员村民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形式入股。“暖棚建成后不知道种啥?”村“两委”通过多方学习考察,结合本村土地土质特点 ,决定所有暖棚共15亩地全种彩椒。今年5月开始种植到现在,马莲渠村的设施暖棚已生产10多吨彩椒,销往成都、西宁等地。
丰收的彩椒让群众喜笑颜开。
村民要想富,关键看支部。马莲渠村通过构建“党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利益链接机制,统一种植经营。“村集体有钱,我们就有钱了。”马莲渠村65岁村民丁少兰说。许多像丁少兰一样在家“闲着”的村民,听到村里大棚建好了,不仅入股还在棚里务工。“从5月到年底,打工和分红两头拿的钱能有6000元至7000元,日子比以前好多了。”丁少兰说。在村民眼里,集体经济就是自家增收的指望。
11月15日下午,走进吴忠市解放二手车市场,室外的气温虽然已经达到零下,但8000平方米的展厅里依旧客源不断。刚试车结束的市民马娟说:“在大厅里转了一下午,这里的车型特别多,每辆车上面都有车辆检测评估报告,党支部领办的市场,我很放心。”
上桥镇解放村解放二手车市场宽敞明亮。
解放二手车市场是利通区上桥镇解放村“党总支部+企业+市场+经营户”村企联建模式的成果。2022年,该村通过盘活闲置资产,扩建解放二手车市场至4万多平方米。硬件配套完成后,客源如何请进来?招商一度进入僵局,让解放村党支部书记马志鑫一筹莫展。他利用几个周末时间,独自到其他县(市、区)的二手车市场学习管理、谈客户、找客源。终于,随着第一个商户的入驻,各类展销车辆逐渐增加至2000余台,取得日交易额从120万元增加到150万元的好成绩。
上桥镇解放村解放二手车市场各种车型一应俱全。
解放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企业经营性收入、商网租赁和场地出租等。目前,解放村集体和群众结成股份合作、抱团发展的共同体,带动村民从事车辆维修、餐饮服务等行业,已经有300余名村民实现了就业。2022年,该村集体年收入430万元,按比例为全村2489人每人给予300元分红,并对困难群众、现役军属、大学生和60岁以上老人进行慰问补助。“咱们村这个‘兵支书’,年龄不大,点子很多,做起事来干脆利索。现在的村‘两委’班子有凝聚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劲头十足。”解放村村民韩力鹏高兴地说。
今年,解放村成功创建自治区文明村、利通区四星级服务型党组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示范村。“我们将继续大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建设,不断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把提升老百姓的收入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以实干、能干、善干,走好乡村全面振兴道路。”马志鑫说。
近年来,利通区开展党建共同体试点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上桥镇、金积镇、高闸镇、郭家桥乡探索形成“产业联盟”“跨村联建”“抱团发展”等党建共同体示范点14个。在22个村试点领办果蔬种植、庭院经济、物业公司等合作社或经济实体,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户“双增收”。2022年,利通区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8000万元,22个村经营性收入在100万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597元。
记者|铁琴
责任编辑|张佳楠
校对|邵玉璐
审核|毛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