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只是个形式,孩子们的日子过得好,比啥都强!”近日,利通区上桥镇牛家坊村村民金学梅的一番话,道出了上桥镇村民对文明婚嫁的共同心声。
2021年,金学梅的儿子在北京工作,通过网络认识了正在天津读博士的女友。两人感情稳定后,征得父母同意继续交往。2022年8月,双方家长在天津见面时,女方父母当场表态:“彩礼就意思一下,钱还是要留给孩子们过日子。”2023年6月,金学梅依照礼节送上10万元彩礼,不久便被亲家“原路返回”,专门用来支持小两口在天津购房,还主动拿出4万元帮助装修。金学梅家庭的“零彩礼”婚事,成为牛家坊村热议的佳话,也让移风易俗的新风尚在村里悄然兴起。
近年来,上桥镇坚持以移风易俗为突破口,在牛家坊村率先探索治理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陋习的有效路径。村里把“彩礼不超过8.9万元”写进村规民约,建立婚丧嫁娶“限高”标准和登记备案制度,让红白理事会和“喜事管家”全程介入,引导群众合理操办婚丧事宜。
村里还创新推出“积分超市”,对践行“零彩礼、低彩礼”的家庭给予积分奖励,这些积分可以用来兑换生活用品。新人不仅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更收获了满满的荣誉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牛家坊村举办“村晚”“百家宴”“乡村音乐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并承接“早茶文化节”“越野文化节”等大型文旅项目,让村民走出“小家”乐在“大家”。2024年以来,全村12对新人平均彩礼仅5.8万元,其中多对新人选择“零彩礼”。
党员干部更是率先垂范。花寺村“两委”成员丁晓娟在2025年4月为女儿筹办婚礼时,不要彩礼,还促成了一桩回汉通婚的美好姻缘。这场简朴而不失温馨的婚礼,收获了亲朋好友满满的祝福。
“党员要带头,幸福不在于彩礼多少,而在于日子能不能越过越好。”丁晓娟说。
在上桥镇,移风易俗不仅体现在婚丧嫁娶,更在日常生活点滴中传递。上桥村村民白超,17年来悉心照料90岁高龄的奶奶,先后7次跳入渠水救起8名落水群众,通过公益平台帮扶困难群众2000余人,资助15名青年就业。2023年,白超一家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罗渠村的“巾帼能人”马燕,带领乡亲们承包大棚、成立合作社,帮助妇女学技术、拓市场、找销路。在她的带动下,村里渐渐形成了“不比彩礼多少、不比排场奢华,而比谁家的日子过得更红火”的新风尚。
记者:马一萍 通讯员:郭雨芃
编辑:马静雪 校对:邵玉璐
审校:何磊
审核:马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