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看吴忠app

微信

吴忠官方微信

微博

吴忠官方微博

红寺堡区:文化瑰宝“活”起来 传承创新“火”起来

“我们通过组织具有当地特色的文艺节目表演,进一步提高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传承的良好氛围。”6月27日,吴忠市红寺堡区文化馆馆长高阳表示。近日,该区举办了一场精彩纷呈的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精彩的文艺演出轮番上演,非遗技艺展示让观众们目不暇接。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刺绣传承人赵秀兰的巧手飞针走线,一幅幅精美的刺绣作品仿佛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路家拳传承人石永慧的一招一式,展现出传统武术的刚劲与魅力。这些精彩的表演不仅让群众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更激发大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兴趣。

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中,各乡镇文化站站长和非遗项目传承人齐聚一堂,围绕如何开展好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展开深入交流。他们结合自身经验和当地实际情况,为红寺堡区今后非遗传承保护和发展建言献策,提出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些交流发言不仅为非遗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也为红寺堡区的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活动现场。

为更好地传承非遗文化,红寺堡区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活动。通过举办非遗讲座、技艺培训、手工体验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非遗文化走进群众生活,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此外,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非遗文化。

2024年,红寺堡区三项非遗项目被列为自治区级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同时,刘召召、邵忠玉、石永慧等6人被列为第八批吴忠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宁夏日报记者 李良)

相关推荐

请先登录

取消
确定

最小化

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