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走进吴忠市红寺堡区柳泉乡羊坊滩村的闽宁协作肉牛养殖基地,映入眼帘的是整齐划一的标准化牛舍。工人马有虎穿梭其间,熟练地投喂饲草。
“每天的工作就是把圈里清理干净,喂好饲料。现在我每月有5000多元的收入,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再过几年我也打算养牛。”谈起自己长远的规划,马有虎笑呵呵地说。
产业协作,是东西部协作的关键“纽带”。自闽宁协作开展以来,福建省泉州市聚焦资金、技术、市场等领域,以全方位帮扶之姿,为红寺堡区特色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助力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蹚出一条产业帮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路径。
去年,柳泉乡通过招商引进福建商人,成立宁夏闽宁贵鑫牧业有限公司,全盘接手村集体养殖场。该公司投资60多万元对养殖场进行升级改造,投入1200多万元,做青贮、设备更新,采取收购当地牛犊进行3个月育肥后,全部销往南方市场,既盘活了村集体资产,解决了销售难题,还为村集体带来营收。
“通过闽宁协作渠道,我们现在饲养的牛肉主要销往福建、广东、海南等地。目前,公司饲养的肉牛销售额已达到5000万元。同时,我们还积极为当地养殖户提供饲料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带动肉牛的销售,增加他们的收入。”宁夏闽宁贵鑫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伟煌说。
从单纯“输血”到深度“造血”,闽宁协作肉牛养殖基地不仅让群众钱包鼓了起来,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企业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创新构建“企业引领、大户跟进、散户尽养”的肉牛产业发展格局,实现肉牛养殖一二三产业全覆盖的突破,为养殖业发展带来了动力引擎。
“在闽宁协作的强力推动下,羊坊滩村肉牛产业正以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养殖、产业化经营的强劲势头,实现了企业实力壮大和农户增收的双赢局面。”羊坊滩村党支部书记魏东财说。
“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走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发展路子,建设饲料共享仓库,为村里的肉牛产业提供坚实的饲草资源保障,稳步推进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美好愿景。”陈伟煌说。
记者:马一萍 通讯员:田 飞 赵晓晓
见习编辑:高亚萍 校对:马宝勤
审校:何磊
审核:马中雪